保守僵化終致權力遊戲敗局

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不再參選自民黨總裁。這位去年9月才上任的首相,此前曾多次表達留任意向,卻在自民黨內部壓力下突然轉變態度。他辭職的理由表面上是「避免黨內分裂進一步擴大和公開化」,恰恰暴露了自民黨內部早已存在的深刻矛盾——他背後的老一派保守勢力只顧維護既得利益,缺乏變革勇氣,最終將日本政壇帶入如今的混亂局面。

在去年10月眾議院選舉和今年7月參議院選舉中接連失利,自民黨創下了自1955年成立以來首次在國會眾參兩院同時失去多數席位的「最差戰績」。黨內大佬紛紛施壓,石破茂曾以關稅談判為由拒絕辭職,但隨著談判結束,他的護身符也消失了。

自民黨目前面臨的困境,根源在於其保守僵化的政治文化。日本經濟連年不振,自民黨未能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反而一直沉迷於派系鬥爭和權力分配。對「黑金」醜聞處理不當更是雪上加霜,讓人們對自民黨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這些政客、官員只知道追責他人、保全自身,缺乏政治道德和責任感。石破茂本人也承認:「未能消除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是我最大的遺憾」。

日本政壇右傾化逐年嚴重,7月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丟失的席位基本被極右翼拿走。主張日本優先、反對移民的參政黨從上屆只有1席猛增到14席。右翼的最大外部對抗目標就是中國,在日本煽動反華情緒越來越有市場。這種右傾化趨勢實際上是保守派的一種絕望掙扎,試圖通過製造外部敵人來轉移國內矛盾。高市早苗等右翼政客能成為黨內候選人,表明自民黨不是在反思調整,而是進一步極端化。

即使選出新總裁,也未必能順利當上首相。由於自民黨在國會的「雙少數」地位,新總裁還需要通過國會的首相指名選舉,存在一定風險。石破茂的辭職可能使日本繼續陷入「一年一相」的政局。無論誰上台,都未必能幹得長,未來政局將進一步動盪。

新首相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何奪回眾議院多數地位,二是如何處理日美關稅問題餘波。這兩個問題都需要政治智慧和勇氣,但自民黨內部看得見的只有只分裂和僵化。

石破茂辭職了,權力鬥爭遠未結束。高市早苗和小泉進次郎等潛在繼任者開始角逐總裁之位。無論誰接任,都將面對一個分裂的政黨和不滿的國民。自民黨的未來,取決於能否超越派系利益和傳統政治遊戲,真正回應民眾訴求。否則,日本只會繼續動盪下去。

自民黨自成立以來,絕大多數時間\xf9堻ㄛO日本的執政黨,過去70年中掌控政局約65年,是戰後日本政治格局中最核心、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力量。

然而無論是政治團體還是個人,最大的危險不是失敗,而是成功之後的傲慢與停滯。真正的智慧在於能清醒地認識到——經驗不是永遠對的,哪些過去的正確已經變成了今天的謬誤。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