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特朗普加徵關稅造成的嚴重衝擊,加拿大政府5日宣布一系列戰略以提升競爭力,其中包括投資50億加元(約36億美元)幫助受關稅影響的產業、以及暫停「電動車強制令」和啟動「購買加拿大」政策。
加拿大總理卡尼表示,政府全力打造加拿大成為七國集團中最強大經濟體,將降低對外國的依賴程度,使其更有韌性應對全球的經濟衝擊:「面對全球不確定性,我們正在通過增強加拿大的國內實力來確保勞工和企業繁榮發展。」
一系列戰略計劃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項是暫停電動車(EV)強制規定,以回應汽車產業的訴求。
加拿大於2022年宣布「電動車強制令」:2026年銷售的輕型汽車總量中將有20%為電動車;2030年銷售目標為60%;到2035年,在加拿大銷售的每輛乘客用車輛都必須是電動的,以此達到零碳排目標,未達到銷售目標的製造商或進口商可能會面臨處罰。
美國實施新關稅後,加拿大汽車業批評「電動車強制令」的目標不切實際,會增加成本,並危及就業。截至今年6月,加拿大出售新車中僅約8%是零排放汽車。如今,卡尼政府宣布撤銷2026年實現20%輕型汽車零排放的目標,並啟動為期60天的電動車強制政策的審查。
「購買加拿大」是另一大重點,要求聯邦採購和融資以「加拿大企業和產品」為首要目標,並制定一套完整方案,讓各省和市政府都能仿效。渥太華計劃今年10月前落實提案的初步內容,於明年春季全面實施。
其他政策包括:設立「技能再培訓計劃」,通過數字化就業培訓計劃,幫助5萬名勞工的技能進一步獲得提升;設立戰略因應基金,將投資50億加元幫助受關稅影響產業;撥額外資金支持受中國徵收高關稅影響的油菜籽農商;延長並增加企業貸款計劃,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制定貿易多元化策略,2030年將加拿大對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出口額提高到50%。
自特朗普今年2月以邊境安全為由對加拿大商品徵收全面關稅以來,兩國經貿關係一直很緊張,儘管這些關稅後來僅適用於「美墨加協定」(USMCA)未涵蓋的商品,然而美國仍對鋼鐵、鋁、銅和汽車等加拿大產業加徵額外關稅。
美加關稅貿易談判目前仍在進行中,特朗普和卡尼日前進行一次深度電話會談,卡尼稱「氣氛良好」,但並不代表美國關稅能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