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關稅暫時休兵,但特朗普政府繼續公布對華新措施,以存在「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最快本月發布相關規則,限制甚至禁止進口中國無人機及中重型車輛。這項政策延續拜登政府時期對中國汽車與卡車的審查,反映華盛頓在供應鏈與資訊通信全領域,持續對中國產品保持警惕,並升高防範措施。
美國商務部5日聲明,相關規範最快將於本月公布,主要針對涉及無人機及其供應鏈的資通訊科技(ICT),以及總重超過10000磅(約4.5噸)的中大型車輛,適用範圍涵蓋中國等「外國對手國家」。不過,美國商務部並未透露具體限制措施。
數據顯示,中國生產了全球70%至80%的商業無人機,並主導關鍵部件的生產,美國超過50%的商業無人機來自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早在2017年,美國國防部就將大疆列入制裁清單,稱其「很可能向中國政府提供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和執法的數據」。新規一旦上路,勢必對美國市場的供應帶來重大衝擊。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政府擬議的限制措施,沿襲前任拜登政府的相關政策。今年1月,拜登確定規則,計劃從2026年底起禁止幾乎所有中國汽車和卡車進入美國市場,從軟件和硬件兩方面打壓中國車輛;同時表示,可能針對無人機系統(如機載電腦、通訊和飛行控制系統、地面控制站、操作軟件和數據存儲)實施限制。
事實上,美方今年4月已對中大型車輛與零組件展開國安調查,7月也針對無人機及相關零件啟動調查,結果可能導致更高關稅或直接限制進口。特朗普6月簽署行政命令,強化美國防範「具威脅性無人機」的能力,同時推動本土無人機製造產業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曾表示,美國總是在「想像」中國無人機會危害美國安全,但美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中國的生產水平」,若禁用中國無人機,美企或需依靠走私或其他方式來獲取無人機及其零部件,最終代價將由美國消費者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