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飲用水風波發酵多日,供應商「鑫鼎鑫」提供冒牌樽裝飲用水,更造假水質檢測認證,警方已拘捕涉事公司一男一女涉冒牌認證。「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董事、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今日(19日)再澄清,中心未為「鑫鼎鑫」進行水質檢測,批評有人冒認機構製作假報告,詐騙公帑。
相關新聞:大棋盤︱政府飲用水風波 「提子」之心不可無 捍衛香港誠信招牌
林健鋒強調,「香港標準及檢定中心」歷史悠久,具認受性,批評有人冒認機構製作假報告,詐騙公帑,感到非常憤怒和遺憾。他估計「鑫鼎鑫」利用其他公司的水質報告,「改頭換面」非法修改資料製作假報告,或將其他公司文章修改為自己公司的,企圖蒙混過關,批評是「大話冚大話」,妄顧公共衞生,形容是「膽大包天」。






林健鋒指事件涉及過千萬公帑,政府有需要檢討採購程序,包括加強查核投標公司提交的資料和報告,認為檢查報告安全與否十分容易,認為「如果可以做多一層功夫,覺得一啲都唔難」。
謝偉銓:價錢是訂下落標價最主要因素
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議員謝偉銓指,招標分為兩種,一種是持續提供服務,一種為採購產品。政府有自己的採購制度,但制度現時需否進行檢討,則是如同社會上的聲音「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指出,現時採購制度為雙信封制度,一方面檢視過去紀錄、能力和評價等,另一方面就是價錢,「其實錢基本上已經是定到你落標價最主要嘅因素」,形容不同公司競爭,投標價以「插水式」不斷下跌,導致部分公司因投票價太低導致無法提供合適的服務。
謝偉銓表示,曾建議以市場中位數作為投標金額,剔除太高或太低的投標公司,以保證投標公司可以提供合適的服務。他指,「錢是重要的,理想當然是價廉物理」,但最重要的是採購的產品質素有沒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