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華裔家長暑期「郵寄孩子」回國學中文

每年暑假,許多美國華人家庭為了讓孩子強化中文能力,選擇將子女送回中國居住與學習。由於部分家長工作忙碌、無法陪同,便讓孩子獨自搭機往返中美,該做法被網友戲稱為「郵寄孩子」。這群孩子也成為了每年往返中美的「小候鳥」。

眼下,洛杉磯各個學區陸續開學,住在聖蓋博谷的劉太太表示,開學季來臨,她的兩個孩子要回洛杉磯讀小學,於是兩兄弟獨自從上海飛往洛杉磯國際機場LAX,等航班抵達後,她負責從LAX將孩子們接回家。

提及為何選擇這種方式,劉太太坦言,是出於經濟與時間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們是雙職工家庭,很難請兩個月的長假陪孩子回國,而往返機票加上請長假的損失,對許多家庭是不小的負擔。」相比之下,「郵寄」孩子的機票成本和時間成本大幅降低。

她表示,十幾個小時的飛機行程中,孩子們自己安排時間,可以看電影也可以玩遊戲。除了飛機上提供的電子娛樂項目之外,孩子們還帶了kindle閱讀器、棋牌遊戲等等,避免無聊。她強調,上飛機前,家人有特別給孩子隨身攜帶了手機,並配有美國手機號,當飛機降落機場時,孩子在第一時間給她打電話報平安,讓她放心。

劉太太說,孩子們每年暑假都在中國度過,其中一半時間在爺爺奶奶家,另一半時間在姥姥姥爺家。「在美國時,孩子只能和國內的長輩視頻通話,關係並不親。經過暑期的朝夕相處,現在孩子和國內的長輩特別親,在國內體驗到了真實的跨代親情連接。」

除了感受隔代親情之外,「郵寄孩子」還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學習中文。「在美國,即使我們家長在家堅持說中文,但孩子接觸中文的量還是遠遠不夠,更缺乏同齡人的中文交流。暑期回國能彌補這一缺陷。每年暑假都是孩子中文進步最快的時候,他們全天候被迫用中文交流,甚至還學了一些網路流行語,這是在美國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效果。」「回國兩個月的沉浸式中文環境,相當於在美國中文學校兩年的輸入量,更重要的是,孩子發展出真正的交際能力,而不只是課堂知識。」劉太太說。本報記者周重佑洛杉磯報道

航空公司的「無成人陪伴兒童」服務。受訪者提供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