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數據顯示,加州僅有15%的人能夠負擔得起住房,而全國平均為34%。但住房負擔能力下降並非加州獨有的問題。
《橙縣紀事報》報道,該報比較加州房地產經紀人協會2025年第二季住房負擔能力報告和2022年同期數據所得出的結論。
今年春季,購買加州90萬5680元中位數房屋需要年收入達23萬2400元,三年內上漲3萬3200元,漲幅達17%。這意味著全州僅有15%的家庭能夠負擔得起,而2022年,該比例為16%。
全國範圍內的住房負擔能力,若想購買42萬9400元中位價房屋則需要11萬0400元的年收入,自2022年以來增長了1萬7200元,漲幅達18%。
因此,34%的美國人符合購屋資格,而三年前該比例為38%。
假設一名加州買家以2025年的6.9%的利率借款,估算房產稅和保險費用,可負擔性與買家將其家庭收入的三成用於支付房貸,計算中還包括20%的首付,即購屋者需要準備18.1萬現金才能完成交易,而在全國範圍內,20%的首付需要8.6萬。
這些房屋貸款上漲不僅是因為聯準會於2022年初結束其廉價貨幣政策。
聯準會三年前也停止了購買抵押貸款債券,以維持低利率。在疫情經濟動盪期間,聯準會幾乎將其抵押貸款債券持有量翻了一倍,達到2.7兆,以支持房地產市場。
房價上漲對購屋者來說毫無幫助。加州房價三年內上漲3%,全國則上漲4%。
今年春天,在灣區購買140萬的中位數房價需要35.92萬的收入,三年內上漲2.2萬,漲幅達7%,而且還得支付28萬的頭期款。
由於灣區房價自2022年以來下跌了6%,目前僅有20%的灣區家庭能夠負擔得起購房,該比例高於2022年的18%。
相比之下,南加州居民若試圖購買該地區85萬的中位數房價,價格在三年內上漲6%,符合購屋資格的年收入必須達到21萬8400元,三年內上漲3.8萬,漲幅達21%。此外,還必須支付17萬的首付。
因此,計算結果表明,今年春季僅有14%的南加州家庭有能力買房,2022年該比例則達17%。洛杉磯訊

加州僅有15%的人能夠負擔得起住房。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