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法律近年持續向租客權益傾斜,傳統長租模式下的房東面臨更多法律約束與經營風險。許多房產投資者開始轉向短租與中租模式,以規避法律風險並提升收益。對此,Togetherbnb創辦人謝逸琦分析了長租、短租及中租的運作模式、收益差異以及風險管理,並強調短租在降低「租霸」風險上的優勢。
隨著加州立法加強對租客的保護,房東在租賃管理和驅逐程序上面臨更多障礙。2025年的多項新法規進一步複雜化了房東的合規要求,包括租客篩選程式嚴格化、押金扣除證據要求、驅逐時間延長等具體條款。根據AB 2347法案,租客回應驅逐訴訟的時間從原先的5個工作日延長至10個工作日,使驅逐變得更加困難。
在這種法律環境下,在南加州管理超過40處物業的謝逸琦指出,傳統長租模式(半年至一年以上租期)的風險顯著增加。一旦遇到不支付租金或破壞房產的租客,房東可能需要經歷漫長且成本高昂的法律程式才能解決問題。
相比之下,短租(30天以下)與中租(30天至半年)模式在風險管控方面具有優勢。當遇到問題租客時,短租房東可以請求警方協助驅離,不必經歷繁瑣的法庭驅逐程式。因為短期租客通常不被視為具有完整租戶權利,尤其在30天以下的租賃中。此外,中短租模式使房東能夠更頻繁地檢查物業狀況,避免長期累積造成的嚴重損壞。
謝逸琦表示,近年來許多華人房東逐漸從傳統長租轉向短租或中租,以提升物業的收益表現。
數據顯示,在加州通過Airbnb、Vrbo等平臺經營的短租物業,平均月收入可達5.5千至6千,而傳統長租的平均月收入為3千。她強調,即便短租平台抽取一定比例佣金,但平台具備租金支付保障與房東保障機制,可避免私下交易引發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城市對短租的法規差異顯著。許多城市禁止30天以下的日租業務,但對30天以上的中租則沒有限制。這使得中租模式成為在限制短租城市中,房東提高收益的合法替代方案。本報記者周重佑洛杉磯報道

Togetherbnb創辦人謝逸琦。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