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專業人士協會(科工專,ACSE)聯手美亞健康協會(MAHA)日前在芝加哥西郊的欣斯戴爾(Hinsdale)公立圖書館舉行了「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講座的第六講。
系列講座是由科工專和美亞健康協會合作項目,旨在幫助家長和孩子了解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性,並引起華裔家庭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
當天的活動,主辦方同時開通了線上和線下兩個會場,線下會議近20人出席,線上會議有30多人註冊。
科工專青少年部周穎博士主持了會議,美亞健康協會的艾琳女士代表美亞致辭,她感謝全體觀眾的到來,並介紹了自己負責的美亞健康協會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項目,也表達了美亞協會願意為華人社區服務的意願。
科工專青少年部講座組謝建芬開始進行自我介紹。她說自己是半路出家的,陪著大女兒練了12年的藝術體操,孩子有6年入選國家隊。而為什麽要讓孩子練體操、或說選擇一個體育項目,其實他們針對自身情況有著非常深刻而長遠的考慮。
首先體育運動不僅讓孩子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也加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並且還能夠在常年的訓練中塑造孩子的個性和品格,學會與同伴和教練相處。這一過程能夠極大地提升孩子的軟實力。
另外,他們早早地就考慮到了亞裔孩子在身體發育後的身材情況,以及家庭的財力和資源等條件的構成,還有他們對大學的期待等,綜合了很多因素才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並且他們也非常清楚同樣的支持放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效果也會非常不同,因此享受過程很重要。
關于如何能夠幫助孩子保持興趣、並逐漸出成績,謝建芬強調了「必須要比別人更加努力」這一點。雖然體育項目對天賦的依賴非常強,但是努力也不能缺席。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提供衣食住行等這些基本的支持,更肩負著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的重任。
而接送訓練和參加比賽的途中,就是最值得珍貴和利用的親子時光。她說女兒現在上大學了,但是依然願意和媽媽分享學校的點點滴滴,完全沒有華人社區中普通存在的跟媽媽疏離的現象,這完全得益于這些年對孩子的陪伴和相互了解。
座談環節由播放Jenna Zhao提前錄制的視頻開始。Jenna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新生,剛剛入選了高手如雲的校舞蹈隊,之前12年的藝術體操生涯,讓她在大學裏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更好機會。
謝建芬表示,我們永遠不知道是否另外的選擇會更好;最好對成與敗都保持一顆平常心;好好地享受過程,將成功當成是意外的驚喜。
「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第六期系列講座圓滿結束,眾人期待新項目的到來。本報芝加哥訊
科工專與美亞健康協會合作的系列講座。 科工專與美亞健康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