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教育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麥俊暉發表AI賦能教育主題演講

第十​​六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CES)近日圓滿落幕。作為本次活動的獨家策略夥伴,數盟資本以「創新利他」為核心理念,攜手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及全球教育領域的青年學者與創新者,共同探討「造炬成陽:以傳承與創新,啟全球教育新章」,以及在人工智慧(AI)時代教育的變革和發展。

在為期三天的論壇中,數盟資本扮演重要角色,圍繞著論壇主題,聚焦教育的傳承與創新,致力探索從本土實踐到全球行動的發展路徑,推動教育變革與永續發展。數盟資本董事會主席及行政總裁麥俊暉先生及高級副總裁郭羿含女士出席今年的中國教育論壇,並參與相關活動。

麥俊暉先生在2025哈佛中國教育論壇主論壇發表題為「人工智慧賦能教育,共塑未來」的主題演講,他強調AI時代需培養主動探索、創新的人才,並主張結合中西理念探索未來教育。

最後,麥俊暉先生強調「數盟資本的助力,尤其在數位貿易的領域,會為更多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為社會培養更多能夠塑造未來的主人。」郭羿含女士則在論壇的晚宴敬酒詞中,表達與哈佛大學師生等共聚的榮幸,回顧歷史,致敬教育者、求知者和教育共鳴,祝願教育、青年和文明發展的發展。

AI挑戰傳統教育模式

在當今數位化時代,教育領域正面臨著許多棘手的難題。學生們有著各不相同的學習需求和節奏,傳統 「一刀切」 的教育模式難以滿足每個人的發展。多位哈佛中國教育論壇的與會者表示,教育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分布不均,導致部分學生無法享受到優質的教育內容;而且,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也一直困擾著教育工作者。就在這時,AI技術的蓬勃發展,為解決這些教育困境帶來新希望。

早期AI在教育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感知層面,只能理解基本互動並簡單回應學生問題。隨著基礎模型的出現,AI具備更高階的認知能力,如情境理解、知識推理和複雜問題解決。像DeepSeek推出的模型,能深入理解複雜情境、進行多步驟推理並深度分析學生問題。但目前認知AI研究面臨挑戰,模型缺乏透明度,推理路徑不清晰,學生難以理解結論背後的邏輯,同時AI系統整合知識來源的能力不足,限制學習者的認知成長。

傳統教育難以滿足學習者的多元需求,而AI的發展改變現狀。借助基礎模型,學習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學習進度動態調整。例如Khan Academy平台利用AI為學生量身定制練習。研究表明,自適應AI導師能根據學生的學習速度和理解程度調整教學策略,提升學業成績。然而,個人化學習的廣泛應用引發對資料隱私和公平性的擔憂,同時在創建動態學習路徑、評估方法和激勵策略方面也存在挑戰。

作為一家以創新為驅動的資本機構,麥俊暉先生先生表示數盟資本將持續深化「創新利他」的投資理念,吸收全球優質資源,建構開放的投資平台。

未來數盟資本將進一步推動民族網路國際化,書寫中國資本的傳奇,同時為全球教育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麥俊暉在CES現場留影。主辦方提供

麥俊暉演講後同與會者交流。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