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歧視 心態須健全

徵文比賽得獎者們與星島日報美西版管理層、評委、嘉賓合影。

中文組一等獎葉珍妮(左)獲星島日報美西版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頒發獎狀和獎金支票。

英文組一等獎林秀華(左)由梁建鋒頒發獎狀和獎金支票。

「抗擊仇視亞裔風潮中英文徵文比賽」頒獎典禮在南三藩市舉行。

文/記者彭詩喬、周子鈞、洪郁欣 圖/記者彭詩喬

「未來會更好。」這是許多青年華裔學生在談到過去三年來仇視亞裔風潮時的看法。他們認識到自身的責任,也看到改變現狀的希望。

教化社會 傳媒有責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 19)疫情在美國爆發以來,三藩市灣區乃至全美各地都不斷出現歧視、仇視甚至暴力攻擊亞太裔民眾的案例,反亞裔風潮一時間令社區人心惶惶。根據全國民權組織聯盟「停止仇視亞太裔」(STOP AAPI HATE)的報告,從2020年3月19日到2022年3約31日,該組織收到了11,467宗仇視亞太裔的報告,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

為了喚起社區持續關注及警戒,廣泛探討和解決仇亞問題,共同對抗仇視思潮,《星島日報》去年特別舉辦「抗擊仇視亞裔風潮中英文徵文比賽」,獲加州州立圖書館經費贊助。大賽在社區引起廣泛關注,中英文兩組都收到大量作品。來自不同年齡、背景的參賽者們,從自身角度討論了對於仇亞風潮的看法。由三藩市退休法官鄧孟詩、退休德勤中國事務顧問顧屏山(僅評英文)、《星島日報》(美西版)退休資深編輯主任劉志明和副總編輯陳之茵組成的評委會,按主題明確、創意表達、內容清晰、寫作技巧四大項,最終決出得獎名單。八名來自加州各地的獲獎者和他們的家人們2月11日齊聚南三藩市半島豪苑酒家,參加頒獎儀式。

星島日報美西版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感謝了徵文比賽參與者,希望他們未來繼續將反歧視的聲音傳播出去。顧屏山也寄語選手們,繼續用寫作的方式發出聲音,做出改變。鄧孟詩未能出席晚宴,但她發文肯定了參賽者們對種族主義和歧視的深刻理解,希望可以共同努力,打造和平世界。

中半島密爾勃雷市(Millbrae)華裔市議員馮嘉輝(Anders Fung)驚喜現身頒獎晚宴。他表示,徵文比賽讓他看到,全社會正在了解仇視亞裔問題並且加以重視,但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團結一切力量改變現狀。他很欣慰看到得獎者中有很多年輕人,「亞裔社區一起努力,我們會變得更好,因為有你們這些『領導者』。」

此次比賽中獲得大獎的有許多都是來自三藩市灣區的中學生,他們以華裔第二代移民的視角探討歧視問題。他們中許多人生長在本地,還未走出校園,已經面對遭仇視的體驗。

控制情緒 方為大勇

獲得英文組一等獎的林秀華(Sophia Truong)是越南和中國混血,現在是三藩市林肯高中二年級學生。她說在社區青年中心(CYC)看到宣傳徵文比賽的海報,於是決定參加。

林秀華在文章中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自身受歧視攻擊的經歷:一輛車在她身邊飛馳而過,車內的人一邊對她喊著中文的「你好」一邊朝她扔雜物。林秀華說,這件事是她在13歲時發生的,當時正處疫情期間,她和朋友在街上走著就突然遭到了襲擊。

她在文章中提到,在被襲擊後她想起了儒家思想「仁」,於是沒有再計較。林秀華說,她的家庭在多年以來常常遭受這樣的事情,多年以來都是逆來順受。「我的外公是紙生仔,我們家曾經差點因此被驅逐出境。家人總是告訴我發生這樣的事,要盡量低調不要惹麻煩。」林秀華思考了外公教導的「仁」字,從外公移民的遭遇和始終以「仁」對待坎坷人生遭遇的故事中,她也學會放下憤怒,回報以寬容和友愛。

林秀華提到,她曾去意大利留學一段時間,期間曾也遭受種族歧視,但更多是言語之間的刻板印象。「他們會走過來說我是『中國人』,他們甚至沒有問我是不是,我實際上有一半的越南血統,但他們就直接當我是中國人,然後對著我做一些功夫的姿勢。」但她並沒有在意大利遭受仇恨暴力攻擊。雖然仇視亞裔現狀仍然嚴重,林秀華卻堅信未來會變得更好,「我能夠在中文學校上課學習,一天6小時的課程全部都是粵語的,因此我會書寫繁體中文,會說流利的粵語,這些都是二三十年前不可能出現的。如果我們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狀況會好起來的。」

奮發團結 付諸行動

中文組一等獎為葉珍妮(Zhenni Ye),來自福建,隨家人移民至美國不久,現居住在三藩市。19歲的她就讀於三藩市一間國際高中。從微信上得知徵文比賽後,正好初來美國的她對此話題有些想法及感受,便報名參加。

葉珍妮在獲獎作品《反仇視亞裔》中分析了仇亞情緒在美國愈演愈烈的原因,認為以語言隔閡和文化差異造成的種族主義是形成仇亞情緒的重要原因之一。她還提及新冠疫情,由於不少美國人認為新冠發源地為中國,因此排華情緒日漸高漲。她建議組建公共組織等對外行動,成立相關機構幫助受害人。「在美亞裔人士多樣,極度缺乏凝聚力,我們更應該團結一心,付出實際行動,共同抗爭不公的仇亞和種族主義。」

葉珍妮表示,雖然她和家人並沒有因被歧視而受到任何身體上的傷害,但剛移民美國的時候由於文化、語言上的差異,感受到了不少異樣的目光,也遭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她認為,年輕一代應該把這種不公對待轉化為自己奮發向上的動力,並且做出行動來改變現狀,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以史為鑑 敢於發聲

英文組並列二等獎的曹美霞(Samantha Tow)今年14歲,是一名居住在中半島紅木城(Redwood City)的中學生。曹美霞在文章中追溯了仇視亞太裔的歷史,講解了1882年的《排華法案》,再講到近幾年出現的多起仇視亞裔暴力案件,對華人生活的影響,以及作為移民二代希望為社區發聲的理想。

曹美霞從母親口中得知此次的徵文比賽,「我總是在新聞上看到這些事件,一直在思考我對這些事情是什麼看法。」她希望通過比賽專注於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

曹美霞經常和父母討論亞太裔受歧視的事情,也會查找資料了解信息。「我在想『這種情況到底持續多久了?』於是我就去查,發現亞太裔被歧視有一段很長很長的歷史,從亞裔剛剛來到美國開始,美國政府和各種公司就有歧視他們的情況了。」

她自言幸運,生活中沒有受過歧視。「我周邊朋友的想法都和我差不多,我們的學校校風非常包容,實際上我們學校是出了名的沒有霸凌問題,所以我本人還沒有受到過歧視,只是在新聞上看到很多。」

即便如此,仇亞風潮還是給她的家人帶來了影響,曹美霞的文章中提到她的爺爺奶奶在新聞中看到2021年84歲泰裔老翁拉塔納柏克迪(Vicha Ratanapakdee)被無故推倒後不治身亡的消息後,變得不敢出門。「他們曾經很喜歡出門的,現在他們越來越不願意出去了,甚至不願意出去運動。這對他們的健康不好。」

曹美霞對未來持樂觀態度。她認為年輕一代在更多元的環境下成長,接觸到了更包容的思想。「或許更年長的一輩在當年遭遇歧視時認為不是很大的事,但對我們這一代就不一樣,也許還會有些人歧視,但大部分都不會了。」

消除誤會 有利包容

同樣獲得英文組二等獎的陳瑞秋(Rachel Chen)是一名九年級學生,在南灣聖荷西Leland高中就讀,她興趣廣泛,愛好繪畫、編寫故事、製作動畫、製作音樂等,目前經營的YouTube頻道「Fireforev」,時常會把作品放上去,期望更多人看到。

陳瑞秋從母親口中得知比賽後決定參賽。她笑言,「我其實是為了獎金參賽的,但也不只是為了錢,也是想要借這個機會參加一個很有意義的徵文比賽。」

陳瑞秋在文章中探討了「仇恨」在字典中的定義,得出「仇恨」因「害怕」而起的結論,隨後提起2001年震動全美的911恐怖襲擊事件,以911過後伊斯蘭教人群被因此被歧視的例子,類比新冠疫情中被歧視的亞裔。

陳瑞秋說,她生長的社區非常友善,她本身並未親身經歷亞太裔仇恨歧視,但她經常在網上看到歧視的言論,因此有感而發。「我總是會看到『亞裔嘗試不要什麼都吃挑戰』等帶有歧視性的網絡笑話。雖然的確有點黑色幽默,但我看到之後還是會覺得難受。」陳瑞秋在文章中提到她跟隨父母回國探望爺爺奶奶時,雖然會食用一些「奇怪的動物」,但其中不包括蝙蝠。她在採訪中說,現實中沒有人問過她華人吃不吃蝙蝠,但她在網絡上看見過許多類似的言論,指責新冠因華人吃蝙蝠而引起。

和老一輩相比,她認為年輕一輩接受過更好的教育等,歧視的現象正在緩和,但她認為人類本身有多樣和矛盾性,仇視現象不會消失,「就好像一些中國人因為二戰仇視日本人一樣,有很多比較複雜的情況。」她舉例說,她認為烏托邦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人的烏托邦,可能就是另一個人的地獄。」

尋根溯源 探求本質

中文組二等獎得獎者曾昶霖 (Changlin Zeng)剛移民來美一年,現在在三藩市國際高中上學,平時就很關注政治和歷史的他,在作品中對亞裔遭受歧視的社會現象做出思考。

曾昶霖在文中提到,剛移民到美國11個月,他已經在公交車上遭遇了三次針對他的仇亞事件。「一個在我面前揮舞著他的拳頭,兩根手指刺向我的眼睛; 一個對我大聲的辱罵,說我是一個中國的狗,是病毒傳播體;還有一個直接拿起他的拐杖想往我身上砸。」曾昶霖說,他甚至不曾於這些人有過任何交流或眼神接觸。「從歷史到新聞再到親身經歷,我從未想過原來亞裔歧視離我如此之近,也讓我意識到這種現狀需要改變,亞裔群體需要團結,來捍衛自己的人身權益。」

曾昶霖指出,反歧視亞裔的本質還是反種族歧視,他向不同社區和文化背景的民眾發出呼聲,呼籲尊重與平等,也希望團結同胞。「想要自己的同胞過得好一點,就必須要站出來說一點話。」

刻板印象 危害不小

中文組三等獎獲獎者李其瑋來自浙江杭州,投稿時還是博士後,現在已經是佛斯盧加州州立大學(CUS Fresno)公共衛生專業的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老年人健康。

頒獎典禮當天,李其瑋帶著太太和兩個孩子從佛斯盧趕來。他說,參加徵文比賽是偶然看見微信朋友圈有人分享的消息,「我當即就覺得亞太裔歧視這個話題非常有意義,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後變得特別重要。」他表示沒有在生活中經歷過太多負面的仇恨行為,可很多所謂的「正面歧視」也對亞裔有很大的影響。

李其瑋舉例,他的孩子目前正在學習鋼琴,並不是孩子有多麼熱愛鋼琴,也不是他家對音樂有多麼高的追求,更多是「社區中只要是亞裔超過4歲不會彈鋼琴的,大家都會覺得是家庭教育沒有做好,或者認為他學的是小提琴等別的樂器。」他感覺亞裔的孩子,「如果不學點什麼東西,怎麼能說你是亞裔家庭出來的呢?」

李其瑋認為,亞裔實際是一個很多元化的群體,並不是每個亞裔都是美國主流刻板印象那樣。「不見得每個人都是背著電腦包,戴著眼鏡,坐下來就是劈裡啪啦一通敲程序代碼,一提到運動『不要找我』,一提到政治『我很沉默』。」

「很多老華僑引以為傲的就是我們的數學能力、我們很拚,來美國之後開了多少家餐館、我小孩在學鋼琴、小孩在史丹福唸數學」。李其瑋表示,比起老華僑,新一代的亞裔接觸到的人更多,從前提到亞裔第一個會想到華裔,但在佛斯盧他了解到苗族(Hmong)人口覆蓋也很廣闊。「我才了解到,見到一個亞裔就問他會不會說中文其實是不太禮貌的,我們亞裔是很多元化的。」

李其瑋認為,年輕一代的亞裔在多元化的環境中成長,對本身根基文化的認同感不會像第一代移民那樣強。他認為年輕一代會更集中於「我這個人」而不是「我所代表的族裔」,即「誰也不要去代表誰」。

獲獎文章 周刊連載

兩名來自三藩市的優秀獎得主也到現場領獎,包括中文組的譚艷華,以及英文組的關心貝(Xin Bei Quan)。另外三名優秀獎得主當日有事未能出席頒獎典禮,分別是中文組歐亦烯和Huanyu Zhao、英文組Michael Yu。本次徵文比賽一等獎獎金1000元、二等獎獎金800元、三等獎獎金500元,優秀獎獎金50元。得獎文章已於去年底起在星島廣場版刊出,並將於本周日(2月19日)起在逢星期日隨報附送的《星島周刊》再次刊登。

反仇亞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