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秉華
中國經濟表現冠絕全球,世界銀行最新報告提供佐證——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半年一度經濟展望看好中國,今年增長調高至4.8%。比起半年之前,世銀曾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的GDP增長均只得4%。如今一下子提高0.8%,對於中國這龐大經濟體而言,確係唔講得笑。
話時話,外國機構近年連續睇錯中國行情,最離譜是新冠大流行之後看淡中國,「中國經濟不行了」成為年度明燈。至於2025年中國科技軍事外交基建貿易,方方面面都有突破的同時,西方媒體老實不客氣,挑出不利因素,指中國製造業產量、零售額增長趨緩,「中國經濟距離強勁復甦仍有一段距離」;北京要支持中國經濟今年達到5%增長目標,必須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云云。
見到外電報道奧地利《標準報》的評論稱,「迄今為止,只有一位中國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但在科研領域,中國卻正在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於是我有所領悟。中國科學家「不行了」與中國經濟「不行了」是Two of a Kind。中國明明經濟不得之了、中國明明科技不得之了,都被看成「不行了」,反映這是西方患上嚴重的「斜目症」,俗稱「鬥雞眼」,如是者看事物失焦了,怪得誰?長期習慣不佳必然所導致偏差,毋須驚訝。信佢\u54cb一成,雙目失明,盲毛是這樣練成的。
然而,退一步想,國際唱淡中國,不好嗎?給大家一個難得窗口期,趁低吸納優質的中國概念股,悶聲發大財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