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營利性組織「健康嬰兒光明未來」(HBBF)進行一項新全國性調查發現,美國市售大米普遍受到污染,引發公眾對砷和鎘暴露的擔憂,尤其是嬰兒、幼兒和孕婦。
《FOX 11》報道,該報告發現,在每個接受檢測的米樣本中發現砷,超過四分之一的樣本的砷含量已超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對嬰兒米糊的安全限值。
在接受檢測的145個米樣本中,除了一個之外,其餘均檢測到另一種有害重金屬鎘。砷和鎘均與嚴重長期健康風險有關,包括神經發育損傷、癌症、腎臟損傷和兒童智商下降。
該組織獨立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污染程度因米的種類和種植地而異,而非品牌。
美國種植的糙米污染最嚴重,重金屬含量為151 ppb,包括129 ppb的砷。
來自美國東南部的白米,通常被簡單地標記為「美國產」,重金屬總含量為118 ppb。
義大利的Arborio米通常用於製作義大利燴飯,重金屬總含量為142 pp,其中砷含量為101 ppb。
加州種植的壽司和加州玫瑰米的污染程度最低,總量為65 ppb,其中砷含量為55 ppb。
儘管FDA對嬰兒米糊設定100 ppb的砷含量限制,但對於普通米製品卻無相同限制,而這些食品卻在家庭用餐中被廣泛使用。
報告稱,米是兩歲以下兒童砷的主要飲食來源,平均佔總砷暴露量的7.5%。由於西裔和拉丁裔兒童的米消費量較高,該數字躍升至14%,亞裔嬰兒的比例則超過30%。
報告警告,早期接觸這些污染物尤其危險,尤其是在懷孕和嬰兒時期,因為該時期大腦最脆弱。砷和鎘可穿過胎盤,可能導致智商下降、學習困難和成年後的行為問題。
報告強調對家庭更安全的選項,包括:加州產壽司米或加州玫瑰米、來自印度的巴斯馬蒂大米和泰國茉莉香米。
方便米飯、半熟米飯和即熱米飯等預煮產品,可能因加工過程中產生毒素或塑膠包裝中滲出化學物質而帶來額外風險。
建議消費者不要只專注品牌,而要關注原產國和大米品種,但並非所有包裝會列出產地,需要做額外研究。
此外,該組織提供一些實用技巧,能顯著減少砷暴露:將米浸泡30分鐘或過夜,再瀝乾烹煮;用多一點的水烹煮,即一杯米加六至十杯水,像煮義大利麵一樣瀝乾;避免簡單沖洗,這對減少砷含量幾乎無作用;添加富含鐵的食物,煮沸和瀝乾可能會減少強化米飯中添加的鐵。
其他保護性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B 群維生素、鈣、鋅和蛋白質有助阻止或減少重金屬吸收。這些存在於綠葉蔬菜、豆類、優格、草莓、柑橘類水果和瘦肉等食物中。
該實驗室另測試藜麥、大麥、小米、蕎麥和法羅等九種穀物,發現其平均砷含量較大米低28倍。儘管有些玉米的鎘含量略高,但整體重金屬含量仍比大米低三倍。
該組織呼籲FDA和業界採取緊急行動,包括:對所有大米,不僅限於嬰兒食品中的砷和鎘含量設定可執行限制;鼓勵對符合嬰兒安全標準的產品進行清楚標識;要求定期檢測並公佈米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洛杉磯訊

米為重要主食之一。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