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場風暴若如期登陸 旱災結束仍言之尚早

灣區日內還將再有暴風雨。圖為昨日灣區烏雲密布。美聯社

本報訊

周三(4日)晚起吹襲灣區的大氣河風暴引發對坍方、停電和其他災情的擔憂。接下來周末還將再迎來更多風暴,料為加州帶來更多降水,但旱災是否將會結束,還難下定論。

周三風暴是自上周五(12月30日)以來第三股大氣河風暴。科學家表示,未來數日還將有連場「菠蘿快車」(pineapple express)風暴抵達,屆時將形成2017年以來人們還不曾見過的天氣狀況。

2017年,加州同樣遭受連場大氣河風暴吹襲,到2月中大型風暴過後終結2012至2016年的旱災,但同時導致布特縣(Butte)奧羅維爾水壩(Oroville Dam)洩洪道出現破損,聖荷西市中心遭洪水淹沒損失1億元。

首屈一指的大氣河專家、聖地牙哥加大西部天氣及水利極端中心主任拉爾夫(Marty Ralph)預期,周六(7日)與下周一(9日)最少有兩股同類風暴抵達北加州,接下來一至兩周或有更多風暴移至,如果未來兩、三周這些風暴登陸,那麼旱災就會結束。

由於12月連場降雨使土壤已達飽和,數十億加侖水終於流進水庫。拉爾夫提到,雖然儲水仍處於低位,但開始上升。連場大氣河風暴亦可能造成嚴重淹水,因此州官員周三特別提醒民眾。

預測大氣河風暴等天氣狀況的電腦模型僅對未來一周準確,越接近風暴來襲也許出現變化。由美歐超級電腦生成的天氣模型,正顯示加州自三年前發生旱災以來最佳濕潤天氣狀況。

大氣總署(NOAA)周三特地派出「颶風獵人」飛機飛進風暴,收集風暴強度的資料。

2012至2016年旱災和過去三個旱冬期間,受高壓脊籠罩離岸上空影響,阻擋大氣河風暴移至加州,改往加拿大和西北太平洋。但當高壓脊離開,就像現在一樣迎來連場風暴。正常年來說,會有10多股這類風暴移抵加州,佔加州降水量五成。

拉爾夫依據降水量和登陸時間,為大氣河風暴設計1至5級分級制。除夕吹襲灣區的兩股風暴被評為最弱的1級,但在北加州被評為3級。周三晚風暴因「炸彈氣旋」加強威力而列為3級,周六抵達的另一股風暴則為2級,拉爾夫團隊預期下周一抵達的風暴將達4級。

拉爾夫等專家相信,接連出現大氣河風暴的情況或持續數周,恐造成更多災情擔憂。

三年旱災使加州各大水庫儲水量維持低位。全州最大的沙斯塔湖(Lake Shasta)截至周三儲水量僅34%,為同日歷史平均數的57%。奧羅維爾水庫則有39%滿,為平均值的74%,水位正在水上。但連場風暴過後,有些水庫水位回升至正常值以上,例如沙加緬度東北的福爾森水庫(Folsom Reservoir)水位近日上升至58%,比同期歷史平均值多144%。

內華達山脈積雪量亦見改善,元旦日錄得平均值的173%,成為2011年以來最高新年積雪量。

但州自然資源局長克勞福特(Wade Crowfoot)坦言,水庫與地下水水位在三年旱年後仍處於低位,宣告旱災結束是言之尚早。畢竟前車可鑑,2021年12月連場風暴後,去年初就錄得史上最乾的1至3月,到4月積雪量僅為正常值的37%。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