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成功阻擋對航運碳排徵收全球費用的提案,導致一場國際海事會議於週五(17日)休會時未能通過任何新規。
《美聯社》報道,全球主要海運國原本討論是否制定新規範,以推動航運業脫離化石燃料、削減排放。但美國總統特朗普、沙烏地阿拉伯及多國堅決反對任何針對航運排放的全球稅項。

一艘貨櫃船駛離東京的貨運碼頭。美聯社
美方更警告若各國支持該稅收,將採取報復行動。特朗普週四在其社群平台「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呼籲各國於倫敦的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總部投下反對票,並表示:「美國不會容忍這項全球綠色新騙局稅收。」
IMO是聯合國負責管理國際航運的專門機構。沙烏地阿拉伯提議將會議延後一年再議,超過半數會員國贊成。
IMO秘書長阿爾塞尼奧多明格斯(Arsenio Dominguez)在閉幕致詞中說:「現在你們有一年的時間,繼續就這些修正案的多個面向展開工作。你們有一年可以談判、協商並達成共識。」
太平洋島國萬那杜(Vanuatu)氣候變遷部長雷根瓦努(Ralph Regenvanu)批評此決定「不可接受」,強調「面對氣候變遷加劇,我們已無時間浪費」。
若該「綠色航運」提案獲通過,將是全球首度對溫室氣體排放徵收國際性費用。目前多數貨船仍以重油為燃料,燃燒時會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與污染物。
設於布魯塞爾的環保組織「交通與環境」(Transport & Environment)IMO經理艾莉森蕭(Alison Shaw)指出:「這次延宕使航運業陷入不確定之中,但本週也顯示出,即使面對美國的施壓,全球仍有明確意願要讓航運業轉型清潔化。」
過去十年間,隨著貿易成長,航運排放量已增至全球總量約3%,因遠洋貨輪長途航行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今年4月,IMO會員國已就相關監管架構內容達成共識,原擬於此次倫敦會議通過所謂的「淨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