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因中國故意不購買美國大豆,正考慮終止與中國的食用油等貿易業務作為報復。然而,市場數據與貿易商反應顯示,這項威脅的實際衝擊微乎其微,因為在關稅與政策變動下,美國自中國進口的食用油銷量在過去一年早已急劇下滑。
市場反應冷淡 貿易商稱威脅為空談
特朗普的言論並未在市場上掀起波瀾。數據顯示,在中國去年底取消稅收優惠及美國今年加徵關稅的雙重打擊下,今年1月至8月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廢食用油已暴跌65%。兩名中國貿易商匿名向路透社表示,美國市場早已停滯,國內生產商已將重心轉向歐洲,因此特朗普的威脅形同「空談」。
食用油僅是縮影 大豆爭端成焦點
儘管食用油貿易成為話題,但其貿易額與大豆相比微不足道。去年中國進口了價值120億美元的美國大豆。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分析師指出,食用油貿易雖小,卻反映出在中美貿易戰持續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試圖為美國農民發聲的立場,尤其是在中國已將採購目標轉向巴西和阿根廷等國之時。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 全面博弈升級
特朗普將中國減少採購大豆的行為視為談判策略,並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此展開討論。此次食用油風波,再次凸顯了中美兩國之間更廣泛的緊張關係。從技術、人權到地緣政治等議題,兩國的摩擦不斷,而特朗普政府旨在縮小貿易逆差的關稅政策,也讓這場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博弈持續升溫。
來源:路透社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