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電腦掃描

之前在專欄內介紹了磁力共振MRI,也在YouTube Channel《合家歡》平台解說過電腦掃描與磁力共振的分別,今次來說說正電子電腦掃描PET CT Scan。

  正電子電腦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從名字上來看,就解釋到是結合了兩種不同的醫療影像技術,第一種是正電子掃描PET,第二種就是電腦掃描CT。正電子掃描的原理是通過靜脈注射輻射性的同位素進入人體內,例如是氟化去氧葡萄糖FDG,它的化學性質與葡萄糖非常接近,由於癌細胞比正常細胞需消耗更多能量,因此會吸收更多葡萄糖,PET接收器收集顯示的放射同位素信號,將身體細胞新陳代謝及癌症的活躍程度影像化;另一方面,電腦掃描便利用X光從不同角度製造高清身體結構影像,亦可收集身體內的輻射衰減數據,構成了精準的PET CT影像。

  正電子電腦掃描通常用作評估癌症病人的腫瘤,例如診斷早期的癌細胞病變、找出癌症的源頭、分辨癌症的期數、辨別腫瘤是否已經出現擴散的跡象、協助醫生定位以便抽取癌細胞組織化驗等等,是目前評估腫瘤的最有效方法,也會用於檢查非癌症的健康問題,例如心臟病、癲癇症、阿爾 海默症等。

  但無論是正電子掃描需要注射的放射同位素藥物,抑或是電腦掃描的X光,兩者均帶有輻射,所以不會用於普通病變的常規檢查。正電子掃描所用的放射同位數半衰期較短,它的輻射會在短時間,約半天至一天就會衰減到接近零,所以病人所承受的輻射量亦有限,但當然孕婦與小孩不宜,病人檢查後十二小時內,亦應避免近距離接觸孕婦、小孩或嬰兒,體內輻射主要經大小便排出,因此如廁後也應沖水兩次及徹底清潔雙手。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