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中國工廠恢復對外出口

在中美元首韓國會晤後,荷蘭半導體生產商「安世」(Nexperia)在中國的組裝廠房將會重新對外出口芯片,有望緩解全球汽車產業的芯片緊張需求。

路透社報道,作為其中一個主要汽車芯片供應商的「安世」,由中資企業「聞泰科技」擁有,但荷蘭政府早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強制接管「安世」的控制權。

中國商務部其後作出反制,禁止在「安世」中國廠房生產的芯片出口到國外。「安世」近日就宣布,不再向中國廠房運送用於製作半導體的晶圓部件,指中方無法履行合約支付條款。

在北京,商務部長王文濤早前與荷蘭官員通話時指,荷方做法嚴重影響全球產供鏈穩定,敦促荷方從維護全球產供鏈安全穩定大局出發,秉持契約精神和市場、法治原則。

安世半導體在荷蘭生產大量半導體,這些半導體廣泛應用於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約70%的荷蘭產芯在中國封裝,並主要銷售給分銷商。

安世半導體本周致函客戶表示,公司將停止向其位於中國東莞的封測與組裝廠運送晶圓。

這座工廠是安世半導體全球最大生產基地之一,過去佔其供應量約半數。該公司坦言,持續向該廠出貨已不具商業正當性,停供為不得已的決定。

彭博社報道,由於荷蘭的干預,北京方面先前已限制東莞廠對外出口,導致晶圓雖能運抵中國,但成品芯片無法回流海外市場。隨著安世半導體正式停供,中國端與海外端的供應鏈堵塞情況恐進一步惡化。

行業機構已就可能對汽車生產造成的影響發出警告。吉普汽車母公司斯泰蘭蒂斯日前表示,已設立「作戰室」監控事態發展;日產汽車則表示,其芯片庫存目前充足,可維持到11月的第一周,不會出現供應中斷。

除芯片外,北京擬緊縮稀土出口管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0月31日稱中方失算、犯下嚴重錯誤,美國兩年內即可確保稀土的替代供應源。

貝森特認為,中方無法持續將關鍵礦物當脅迫工具利用,原因包括美方有足以抵銷衝擊的手段。

中方的作為已讓所有人警醒,而中國在稀土領域對美國的影響力,估計最多只能持續12至24個月。

貝森特另提到,曾警告歐洲及其他地區的國家,當美國築起關稅牆,中國貨品勢必將湧向美國之外其他地方。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全球南方」國家將難以消化大量商品,因此中國貨品將流向歐盟國家、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在這樣的情況下,貝森特說,已有其他國家跟進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或者正打算這麼做。

貝森特表示,美國對中貿易赤字今年以來已下降25%,而中國的製造業活動已連續7個月萎縮,中方因此或許會自己作出該作的決定。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