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作家拉斯洛獲得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據悉這位新晉文學獎得主原來非常熱愛中國文化及文學。
據上觀新聞報道,拉斯洛的朋友兼其著作《撒旦探戈》的中文譯者余澤民透露,拉斯洛對中國文化著迷,「他吃中餐、聽京劇,不管跟誰聊天,都會不自覺地提到中國。」
余澤民說道拉斯洛喜歡古代中國的哲學和文學,並多次閱讀《道德經》,稱這部哲學名著為「終極智慧」。余澤民經常在拉斯洛位於匈牙利小山村的家\xf9堹d宿,討論並交流對於文化以及文學的心得。
1991年,拉斯洛第一次以記者身分到訪中國,回匈牙利後寫了一本遊記體的短篇小說集《烏蘭巴托的囚徒》。拉斯洛稱,書名來自他經蒙古國到中國時,因為辦理複雜的過境手續,在烏蘭巴托滯留了數日。
拉斯洛作品的中文譯者余澤民與他結識多年。據余澤民講述,匈牙利人的姓名規範跟中國人一樣,姓在前、名在後,不過讀者更傾向於稱呼他為拉斯洛。他曾問拉斯洛姓氏的來歷,拉斯洛說是一座山丘的名字。一位匈牙利漢學家還曾幫拉斯洛起了一個中文名「好丘」,一是取「美麗山丘」之意;二是借「丘」字與孔子掛鉤。
拉斯洛的妻子卡梅拉.丘拉魯是一位漢學家。她的學術背景和語言能力促進了拉斯洛對中國、日本等地的文化探索,其作品也因此融入很多東方元素。據余澤民回憶,拉斯洛的作品長句很多,翻譯起來非常挑戰,加上匈牙利語相對小眾,拉斯洛的短篇作品中文翻譯直到2006年,才與中文讀者見面。拉斯洛一直希望作品能出中文版,認為「這是與中國文明的對話」。
拉斯洛崇拜中國詩人李白,曾於1998年5月在余澤民和翻譯人員的陪同下一償夙願,沿著李白的足跡走遍近十座文化古城。他不僅身臨其境,還深受友人和美景觸動,後來更將余澤民寫到自己的書\xf9堙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