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末日大師」 摘文學諾獎

拉斯洛被認為是匈牙利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反烏托邦、怪誕和憂鬱主題而聞名。美聯社資料圖片

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9日揭曉,由匈牙利作家、「末日大師」拉斯洛.克拉斯諾霍爾卡伊(Laszlo Krasznahorkai)摘下桂冠,以表彰「他震撼人心且富有遠見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懼之中重新肯定了藝術的力量」。拉斯洛被認為是匈牙利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以反烏托邦、怪誕和憂鬱主題而聞名。

拉斯洛的小說充滿哲理且帶有黑色幽默,常採用複雜的長句,文風艱澀而具挑戰性,作品常被歸類為後現代風格,主題多帶有反烏托邦與憂鬱色彩。據美聯社報道,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形容,71歲的拉斯洛是「一位延續了卡夫卡和伯恩哈德中歐傳統的偉大史詩級作家,其作品呈現荒謬主義與誇張的怪誕風格等特色」、「但他的創作並不止於此,他也借鑑東方,運用更為深沉內斂、精緻而細膩的筆調。」

拉斯洛1954年出生於匈牙利東南部靠近羅馬尼亞邊境的小鎮。1985年,拉斯洛出版了首部長篇小說《撒旦探戈》。這本書一經出版即轟動文壇,奠定其「熔岩緩流式長句」與反烏托邦主題的文學標籤。報道介紹,《撒旦探戈》以匈牙利破敗的鄉村為背景,描繪村民在連綿陰雨下的生存困境,上演酗酒、通姦、偷窺等行為,兩個騙子以虛假承諾煽動村民遷徙使其陷入循環困境。

在2012年接受《衛報》採訪時,他透露自己18歲時受到奧地利詩人里爾克《阿波羅殘像》一詩的啟發,「去往社會底層試圖改變我的生活。」拉斯洛前往一個鄉下農場做守夜人,在那做了一個有關人類無情宰殺動物的噩夢,「那場清醒的噩夢成為《撒旦探戈》的源頭,我知道我應該寫一些關於這個世界的故事。」拉斯洛坦言,自己原計劃只寫一部作品,但在閱讀《撒旦探戈》後,渴望透過續作精進文藝造詣,「我的人生是永無止境的修正。」

在作家之外,拉斯洛也是一位編劇,他的多部作品被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拍成電影,由《撒旦探戈》改編的同名電影(時長約8小時)堪稱影史經典。2011年,拉斯洛參與撰寫劇本、由貝拉塔爾導演的電影《都靈之馬》獲柏林影展評審團銀熊獎。

拉斯洛曾獲2015年的布克國際獎,評審團當時讚譽他寫出「非凡的佳句,極其冗長卻無比精彩,語調在莊嚴、瘋狂、困惑與荒涼之間游移,展現出獨特的文學韻律」。拉斯洛的風格常被拿來與俄國文豪杜斯妥也夫斯基相提並論。已故美國女評論家桑塔格讚譽他為「匈牙利當代末日大師」。

法新社報道稱,此番拉斯洛在得知獲諾貝爾文學獎後表示,很高興、很平靜,同時也很緊張。當被問及作品中的末日意象時,他說,「也許我寫的小說,是給那些即便身處地獄仍渴望美的人。」

據悉,拉斯洛是第二位來自匈牙利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將獲得11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本報訊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