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法從文旅居多國 常批評時政

圖為拉斯洛在匈牙利的故居。路透社資料圖片

除了遊歷中國,拉斯洛還曾旅居多國,小說創作多以偏遠鄉村為主要場景,從匈牙利到德國橫跨中歐,後將視野轉往遠東。他還常批評匈牙利總理歐爾班。

得獎消息發布後,諾貝爾獎委員會花了一些時間終於以電話聯繫到拉斯洛。拉斯洛頻頻稱謝,感謝讀者支持,很高興能以母語創作,匈牙利語使用人口並不多。與真正偉大的作家、詩人位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之列,他很開心也備感光榮。他說,人生苦澀的滋味是他創作的重大動力,並強調想像力很重要:「沒有想像力,生活風貌會截然不同。」他認為閱讀能幫助世人熬過難關:「閱讀賦予我們更多力量,讓我們在地球上安然度過極其艱難的時光。」

據美聯社、路透社綜合報道,1970年代,拉斯洛先後於第三大城賽格德(Szeged)、首都布達佩斯的大學主修法律,後來轉向文學領域。1987年,拉斯洛移居西柏林。他多次提及,生於奧匈帝國的德語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城堡》對自身創作具有關鍵影響,「我不讀卡夫卡時,就思考卡夫卡;我不思考卡夫卡時,就懷念自己思考他的過程。」

拉斯洛是繼小說家卡爾特斯(Imre Kertesz)2022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以來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匈牙利文人。諾獎桂冠加身之前,拉斯洛已獲國際文壇多個獎項,例如2015年英國布克獎、2019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獎。布克獎讚美他的作品「文句非凡,篇幅驚人,嘆為觀止,語氣在莊嚴、狂妄、疑惑、悽苦之間轉換,恣意前行」。

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以作家的第一本小說而言,拉斯洛的《撒旦探戈》文學成就斐然。美國林肯大學教授惠塔克(Jason Whittaker)說,他的作品或能引起經常閱讀俄烏戰爭、以巴衝突新聞報道讀者的共鳴。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是拉斯洛長期針砭的對象。但歐爾班落落大方,得知拉斯洛獲獎,火速在臉書發文向他道賀:「匈牙利的驕傲……恭喜!」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