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8日在白宮主持會議時,接獲國務卿魯比奧通知後,即宣布以色列與哈馬斯接近達成停火協議,符合他在斡旋國際衝突期間總是率先向公眾宣布的行事作風。能夠促使歷時約兩年的加沙衝突落幕,特朗普憑藉的是軟硬兼施的策略。
魯比奧開始未列席會議,直到會議尾聲才入場接替幕僚長威爾斯位置。就坐後他立即動筆,趁空檔將信紙遞給特朗普。特朗普看過並點頭後,魯比奧直接到他身旁耳語。特朗普接著宣布,「我剛接到了國務卿的通知,得知我們非常接近達成中東盟議。他們很快就會需要我」。美聯社指出,信紙內容寫道:「您需要盡快核准一則真實社群的貼文,以便能夠率先宣布協議」。
與過去對以色列無條件支持不同,此次特朗普展現戰略轉變。他雖於9月29日公開提出支持以色列的和平計劃,並展現對內塔尼亞胡的堅定支持,但私底下該計劃早已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與阿拉伯及回教徒領袖協商定案,內塔尼亞胡審閱時才發現包含「巴勒斯坦建國」等其無法接受的條款。
特朗普私下亦對以色列空襲美國盟友卡塔爾深感不滿,於是藉阿拉伯國家團結反對空襲的氛圍,推動中東各國接納美方計劃。他更「伏擊」內塔尼亞胡,要求其直接從白宮橢圓辦公室致電卡塔爾領導人道歉。網絡媒體「Politico」報道指,一名高階卡塔爾官員當時在場監督,確保內塔尼亞胡「照稿宣讀」。照片顯示,特朗普甚至親自為他拿話筒。事後,特朗普罕見以行政命令向卡塔爾提供安全保證,凸顯其強化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戰略,延續第一任期促成阿聯酋、巴林、摩洛哥與以色列簽署「亞伯拉罕協議」的路線。
對於哈馬斯,特朗普施加高壓,要求最晚在5日接受協議,否則將全力支持以色列「完成職責」。哈馬斯則抓住特朗普胃口,聚焦人質釋放議題。特朗普不但視此為勝利,甚至發布哈馬斯聲明,是史上首位公開轉發被美方列為恐怖組織聲明的美國總統。
然而哈馬斯並未接受和平計劃中多數關鍵條款,此點未被公開提及。特朗普亦未深究細節,而是著重推動各方盡速達成協議結論。特朗普向新聞網站「Axios」表示,他向內塔尼亞胡說:「『這是你取勝的機會。』他接受了,他只能接受,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