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秉華)
每逢亂世,必然出現大兜亂,上一次人才大潮汐是二次大戰前後,歐洲不堪戰亂,中產與人才大批出走,包括愛因斯坦、馮卡門,到了美國去,於是美國科學技術即時提升幾個檔次。軸心國敗亡,蘇聯在東歐吸收另一批科學家,結果蘇聯不單有原子彈,連太空任務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也領先美國。
中國今天也來搶人才,最近推出「K簽」,這是中國版的「H-1B簽證」,學足美國吸引年輕科技人才,不需僱主擔保,STEM學科專業人士入境,歡迎來中國。
BBC報道,「K簽」引起內地青年憂慮「K簽證會讓外國人搶走我們的飯碗」,話題沖上熱搜。這新聞反映中國之大,確實係乜人都有。外交部稱,「中國發展需要世界人才的參與」,明未?STEM科技人才幾多也嫌不夠呢。
中國是科技工程人員的人口大國,所以有本事吸引外資來生產投資。蘋果公司CEO庫克2017年訪問廣州,坦言選擇在中國製造,不因人工成本低,是為中國人才多,技術又高。「美國的年輕工程人員可以坐滿這個大講堂,中國嘛,坐滿幾個足球場。」今時今日,特朗普搞到印度躺著也中槍,事關美國「H-1B簽證」要增收10萬美元,印度學生學中文也來不及。
最好笑是上海網球大師賽那段小插曲,有位遠嫁瑞士的原廣州女士大叫大嚷,干擾比賽,中途竟晒出她的歐盟證件示眾,想話畀人知佢高人一等?真是傷害自己不大,侮辱自己極強!中國都「K簽」啦,大姐!拜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