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美國經濟引擎的其中一個「汽缸」正在出現抖動。自新冠疫情以來,汽車買家面臨車價飆升與汽車製造商補貼縮減的雙重壓力。為了負擔車輛,愈來愈多消費者,特別是低收入家庭,被迫購買二手車並選擇更長期的貸款。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道,如今,愈來愈多人無法準時繳款,顯示低收入族群在薪資停滯與失業率上升的情況下,已難以承擔貸款。儘管整體經濟仍表現強勁、華爾街持續購買次級汽車貸款證券,但汽車市場的跡象顯示「引擎蓋下並非一切順利」。

華爾街日報報道,愈來愈多美國車主無法準時繳納車貸。美聯社
根據J.D. Power上月發布的報告,9月信用評分低於650分的新車買家占比接近14%,也就是約每七位買家就有一人,是自2016年以來同期最高紀錄。
根據惠譽評等(Fitch Ratings),今年逾期60天以上的次級汽車貸款比例突破6%,創下歷史新高,而其他借款族群的拖欠率則相對穩定。
根據汽車業研究機構Cox Automotive的數據,去年全美約有173萬輛汽車遭收回,為2009年以來最高。
經濟學家指出,拖欠率雖已趨於平穩,但仍高於疫情前水準。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經濟政策顧問史凱利(Joelle Scally)表示:「這些借款人可能同時被高車價與高利率雙重壓力逼到極限。」
部分借款壓力浮現於上月的破產案例。貸款公司Tricolor Holdings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擁有約10萬筆未清貸款,主要服務信用記錄不足或無社會安全號碼的客戶,目前正遭指控與銀行交易中涉及詐欺行為。(公司受託人已尋求聘請顧問調查此事。)
一些分析師指出,Tricolor破產突顯出無證移民與信用管道受限消費者所承受的壓力。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近期警告投資人,部分由低信用或無信用歷史借款人支撐的汽車貸款證券面臨風險,原因之一是美國政府加強移民執法。
目前投資人與分析師普遍認為,Tricolor案例屬個別事件,暫不意味更廣泛的市場危機。
次級貸款在銀行、汽車金融公司及信用合作社的汽車貸款組合中占比仍相對較低。不過,根據Cox Automotive的數據,汽車公司旗下金融部門在今夏已放寬信貸條件,顯示他們願意承擔更高風險。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