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聯邦電力部週五公佈的一份法案草案顯示,印度計劃向全國私營企業開放零售電力市場,此舉將終結國營配電公司在多數省份的長期主導地位。這項重大改革預計將為阿達尼企業(Adani Enterprises)、塔塔電力(Tata Power)、托倫特電力(Torrent Power)及加爾各答電力供應公司(CESC)等私營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擴大業務版圖鋪平道路。這項政策轉變旨在引入市場競爭,提升電力供應的效率與品質。政府希望藉此解決長期困擾國營電力系統的種種問題,並吸引更多私人資本投入基礎設施建設。此舉被視為印度能源領域一次深刻的結構性調整。
目前,印度絕大多數的電力配電業務仍由各邦政府控制,這些國營機構普遍背負著沉重的財務虧損。僅有少數地區實現了私有化,包括國家首都轄區、奧里薩邦(Odisha),以及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和古吉拉特邦(Gujarat)等工業大邦,主要原因是現行法規並未明確為此提供框架。新德里(New Delhi)政府一直敦促各邦電力公司削減虧損、清理資產負債表並升級老舊的基礎設施。然而,改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早在2022年,一項類似的私有化嘗試便因遭遇國營配電公司的強烈反對而受阻。
國營電網虧損嚴重 推動私有化改革
國營電力公司的財務困境已對整個行業構成系統性風險。根據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今年九月發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6月,各邦電力公司積欠發電商的款項已高達約67.8億美元。這筆巨額債務造成了獨立發電商嚴重的流動性緊縮,進而抑制了對該行業的信貸流動,阻礙了必要的投資與發展。為應對此一挑戰,部分地方政府已開始採取行動,例如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已於今年稍早為其四家配電公司中的兩家啟動了私有化招標程序。
新法案允許多家企業同區競爭
此次電力部提出的草案中,一項關鍵的創新在於計劃允許同一地區內有多家私營企業參與零售電力市場的競爭。這一點是現行的《電力法》所未涵蓋的。該條款若能落實,將徹底改變市場結構,從過去的區域性壟斷轉變為開放競爭的格局。消費者將有機會選擇不同的電力供應商,預期能帶來更優質的服務與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此舉不僅旨在解決國營企業的財務問題,更希望透過市場機制,全面提升印度電力行業的效率與可持續性。
新聞來源:Reuters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