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寵共融提升生活質素

吳璟\u5101

  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將推出新食肆牌照,容許狗隻進入餐廳,獲批食肆會有明確標識,這項突破讓全港數十萬寵物主人深感期待。

  以往不少私人屋苑都在公契或管理守則中,訂明禁止飼養寵物,違規住戶或會被要求送走毛孩。不過,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人寵共融,加上部分年輕一代養寵物的意願高於生育,如今不少新屋苑均標榜「寵物友善」,甚至設有毛孩專區,每晚均有寵主帶寵物到公共空間散步、交流,建立不一樣的小社群。有地產經紀形容,今時今日不准養寵物的屋苑,樓價也會受壓,年輕人揀樓的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或許是能否帶同寵物入住。

  隨著寵物的「人口密度」越來越高,法例因時制宜實屬合情合理。西九文化區有廣闊草地、海濱長廊、設有戶外座位的餐廳和咖啡廳,近年成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受寵主歡迎的休閒地點。然而,西九推動人寵共融,卻令食肆東主「左右做人難」。西九很多食肆外都特別劃有黃色方格,顯示其營業範圍,變相成為寵物的「禁區」。

  世界各地其實早已討論並實行寵物友善餐廳政策。在法國和德國等地,狗隻進入餐廳屬平常事;美國紐約州容許狗隻跟隨主人進入戶外餐飲區;韓國今年就修訂法例,在符合嚴格的衛生要求情況下,餐廳可以讓貓狗內進。

  人寵共融當然可釋放「寵物經濟」的巨大潛力。但這場新趨勢,背後更重要的關乎社會觀念轉變,「包容」和「幸福感」才是成為新一代的生活價值。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養寵物取代建立傳統家庭,新屋苑、商場和餐廳都順勢推廣寵物友善文化,促進社區聯繫和歸屬感。能夠提升這個城市生活質素,也正是西九一直推動人寵共融的真正意義所在。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