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帆船灣區巡航倡廢核籲環保

和平帆船重訪灣區,宣傳廢核與環保。灣區城市新聞社

灣區城市新聞社電

1958年,長34呎的木製帆船「Golden Rule」曾駛往馬紹爾群島,意圖阻止美國於當地進行大氣核武試驗。六十多年後,這艘象徵和平的帆船5日再度駛抵三藩市39號碼頭,展開新一輪巡迴航程,繼續在美國及各國進行軍備談判之際,宣揚反核及和平理念。

「退伍軍人和平會」(Veterans for Peace)是由退伍軍人及支持者組成的非牟利組織,長年推動和平與核裁軍。該組織2010年獲邀協助修復這艘於亨波爾特灣(Humboldt Bay)因風暴沉沒、被遺棄多年的帆船。修復工程持續五年,期間有數十名「退伍軍人和平會」成員及其他團體志願者參與,其中部分志願者後來更成為船員,投入推動和平工作。

「Golden Rule」本次巡航將停靠三藩市灣多個港口,包括三藩市、阿拉美達、屋崙、柏克萊、列治文及聖馬刁,期間將舉辦乘船體驗、公開活動及社區對話,邀請退伍軍人、和平運動人士、教育界及青年共同參與。專案經理馬爾索奈特(Michelle Marsonette)表示,8月22日將邀請三藩市「慰安婦正義聯盟」成員登船,討論如何正視及對抗戰時暴行。她說:「我們樂於邀請這類團體上船,讓他們有機會更直接分享他們的訴求,不僅是向我們,也是向公眾發聲。」

自2015年復航以來,「Golden Rule」委員會主席兼「退伍軍人和平會」全國董事康登(Gerry Condon)一直隨船倡導無核世界,提升大眾對核威脅及和平行動的關注。康登指出,核武與戰爭表面上看似遙遠,其實與本地息息相關,因為現今用於現代化核武的預算高達約一千億,五角大樓年度開支更近一萬億,這些資金直接壓縮了醫療、社會安全及房屋等民生資源。他說:「很多人不覺得核武是本地議題,但每年這麼多經費用於核武及軍事,等同搶走了市民的醫療、社安和住房預算,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每個人都受到影響。」

此外,「退伍軍人和平會」索奴瑪分會成員、前空軍退役軍人法武茲(Dominick Favuzzi)強調,保護環境同樣重要,指出北加州多個廢棄軍事基地,包括瓦里豪的馬雷島海軍造船廠(Mare Island Naval Shipyard)、三藩市普西迪奧(Presidio)及阿拉美達海軍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 Alameda)等地,至今仍存在燃油、彈藥及有毒化學品污染,清理風險高企。他說:「我們有特拉維斯空軍基地(Travis Air Force Base)等北加軍事基地,雖已關閉,但仍是危險的污染場址。」反戰組織「世界超越戰爭」(World BEYOND War)亦指,美軍基地排放的廢氣、有毒化學物及殘留污染,對環境及水源構成長遠威脅。

同會另一成員蘭芒特(Susan Lamont)補充,索諾瑪分會近期曾前往灣區高中及索奴瑪州立大學與學生交流,向年輕一代講解戰爭成本及核武危機。她表示,現今社會對核威脅及戰爭議題愈趨冷感,學校教育提供難得機會,讓年輕人正視這些風險:「現代人太容易忽略核武危機,實際上戰爭可能一觸即發,即使是不小心都可能發生。」

「Golden Rule」將於8月29日前巡遊灣區各大港口,行程詳情可查閱 vfpgoldenruleproject.org。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