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社區媒體」(American Community Media)8日舉辦全國媒體簡報會,題為「餵養加沙兒童——當飢餓成為道德責任」。多位國際專家警告,加沙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饑荒,兒童成為最脆弱且受害最深的群體。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已有逾6萬人喪生,其中包括1.8萬名兒童。加沙約200萬居民多數被迫離開家園,長期缺乏清潔用水和糧食,處於「災難級」飢餓狀態。
世界和平基金會執行董事、塔夫茨大學饑荒專家德瓦爾(Alex de Waal)指出,戰前加沙健康與營養狀況尚可,但高度依賴以色列掌控的食物、藥品與燃料供應。戰爭爆發後,以色列軍方先後實施長達七周的「全面圍困」,雖後改為部分圍困,但持續軍事行動摧毀糧水、醫療與住房基礎設施,導致居民苦不堪言。
德瓦爾痛批,以色列將聯合國遍布加沙400個糧食分發據點,縮減為由「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PGHF)僅設立的4個據點,其中3個位於南部偏遠地區,迫使居民長途跋涉領取食物,期間已有逾800人死亡。「這種系統只讓強壯者搶得食物,弱者只能餓死。」
曾在加沙九周的記者兼援助工作者內蘇利(Afeef Nessouli)親歷當地悲慘現狀。他說,加沙居民每日僅能吃一餐,自己因飢餓暴瘦12磅,目睹友人體重減輕近40公斤。當地83%農地無法耕作,漁船幾乎全毀,洋蔥一顆售價高達3美元,金槍魚罐頭售價達15美元,麵粉一度售罄。社區廚房由戰前的170間驟降至數十間,醫院缺乏嗎啡等基本藥物,救援人員及民眾領食時常遭射擊。
他強調:「這不是意外,而是蓄意行為。加沙人民正遭受系統性折磨與掠奪。」在社會秩序崩潰、精神不穩者持槍搶奪食物的環境下,無數家庭為了孩子鋌而走險。
這場饑荒與戰火的殘酷現實,同樣反映在近日抵達灣區接受治療的加沙傷童身上。三名重傷孩童包括:9歲的阿納斯(Anas),其父親在尋找食物途中喪生,本人雙腿骨折;14歲的萊揚(Layan)在學校空襲中嚴重燒傷;6歲的加札爾(Ghazal)取水時遭爆炸波及,左腿面臨截肢風險。
「治癒巴勒斯坦」(HEAL Palestine)病患協調員舒曼(Noha Shoman)表示,許多孩子抵達美國時極度虛弱,甚至無法適應乾淨飲水與營養餐,「很多孩子在吃第一口飯時忍不住哭泣,因為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自己能吃這麼好的食物,而家人仍在挨餓與躲避轟炸。」
阿納斯與去年11月抵達灣區的14歲女孩努爾(Noor)曾在加沙難民帳篷中相識,彼此扶持。努爾激動地對記者表示:「看到阿納斯平安抵達,我心中無比激動,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重逢。」阿納斯熱愛踢足球,夢想康復後重返球場,未來成為警察,「為社會伸張正義」。
德瓦爾重申,儘管哈瑪斯的行為不可原諒,但「懲罰整個加沙平民同樣不可接受」。他譴責以色列拒絕讓聯合國完整援助系統全面進入加沙是「犯罪行為」,並指出若5月即啟動全面援助,眼下危機本可避免。
「國際特赦組織」以巴研究員哈桑(Budour Hassan)呼籲國際社會啟動全面重建,修復農業、醫療與社會秩序,長期關注加沙人民處境。她強調:「這不是一般『人道危機』,而是『饑荒』;不是『以哈衝突』,而是『種族滅絕』。」
與會者呼籲,美國及其他國家必須停止為種族滅絕提供軍事支持,承擔法律與道德責任,確保糧食、醫療與專業人員暢通無阻地進入加沙,為陷入極端飢餓與絕望的平民帶來生存希望。本報記者陳程威灣區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