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綜藝節目《驕驕廣東話》登場

《驕驕廣東話》正在綵排。記者黃偉江攝

華埠訪客中心主任Cindy Wu與「歌舞女郎魔幻博物館」總監方美仙(右)。記者黃偉江攝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三藩市華埠8月迎來一場兼具藝術性與文化使命的戲劇綜藝演出——《驕驕廣東話》。這場由本地粵語社區成員聯合製作、表演的節目,從8月8日至17日,在華埠天后廟街的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連演6場,致力於向大眾展現粵語文化的獨特魅力,並進一步鞏固三藩市華埠作為粵語文化重鎮的地位。

此次演出獲得華埠訪客中心全力支持。該中心主任Cindy Wu日前特別拜訪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與該中心負責人、作家、鋼琴老師及資深社區文化推手馬文蕙(Clara Hsu)會面,雙方深入交流了推廣粵語文化的經驗與願景,並共同表示將加強合作,為華埠注入更多具在地文化特色的社區藝術項目。

Cindy Wu介紹,華埠訪客中心舉辦亞太文化節、美食節、粵劇曲藝等活動。她讚揚Clarion多年來在華埠推廣藝術教育、保存粵語和本土文化方面的貢獻,並表示:「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華埠訪客中心樂見社區單位透過戲劇、詩歌、音樂等形式,推動粵語傳承。」為此,華埠訪客中心作為協辦單位,代售門票,並在訪客中心平台上進行推廣。也期待未來攜手舉辦更多面向長者、遊客及年輕一代的社區活動。

馬文蕙表示,《驕驕廣東話》匯聚粵語社群創作與表演能量,節目內容豐富,包括香港劇作家莊梅岩及澳門劇作家葉康成的經典短劇,薰妮名曲《每當變幻時》與《盡興今宵》、古典詩詞《江城子》、創新作品《疊塔》、《盈月》、《講起麻雀》等,並特別向旅居古巴、被譽為「最後的粵劇花旦」的何秋蘭致敬。節目涵蓋古詩吟唱、現代說唱、繞口令等元素,並配有英文字幕,方便不同背景觀眾一同欣賞粵語之美。

《驕驕廣東話》由馬文蕙和莫毅愉聯合製作,陳海燕執導,華聲演藝中心出品。黃泳倫擔任司儀。特別鳴謝精英粵劇團俞薑紅擔任《哈瓦那最後的粵劇花旦》的舞臺指導。

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自1982年由馬文蕙創辦以來,歷經四十餘年轉型蛻變,從最初的音樂教室與樂器店,發展為今日集音樂、戲劇、詩歌與視覺藝術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空間。2016年,面對零售衰退與社區藝術資源缺乏的雙重壓力,馬文蕙重新接管Clarion,將其轉型為具教育與藝術推廣功能的非營利機構,2019年正式更名為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並獲得501(c)(3)認證。

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致力服務華埠的青少年、長者及弱勢移民群體,透過藝術課程和現場表演,培養表達能力、激發創意,並搭建跨代溝通橋樑。馬文蕙強調:「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安全且富有尊嚴的藝術空間,不僅讓社區居民參與藝術,也為亞裔美國人發聲,改變主流社會對我們的刻板印象。」

目前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由馬文蕙擔任行政總監,Cynthia Yee出任董事局主席,資深藝文推動者方美仙負責樓下的「歌舞女郎魔幻博物館」,合力拓展Clarion華聲演藝中心在三藩市的文化影響力。

正如《驕驕廣東話》的節目名稱所示,「驕傲地說廣東話」,是一份文化的堅持與自信。在三藩市這個多語、多元、多族裔的城市,粵語作為華埠根基語言之一,正面臨世代更替與主流語言的雙重挑戰。而透過戲劇與音樂這樣具吸引力的形式,Clarion華聲演繹中心與華埠訪客中心攜手推動社區文化建設,不僅展現了本土創作力,也為粵語的傳承與未來,點燃了一道光芒。更多演出詳情與票務資訊,請瀏覽官網:https://www.theclarionsf.org/cantopride。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