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宗親會主席黃偉健談愚人節車禍

記者25日在唐人街帝苑大酒樓採訪波城黃氏宗親會主席黃偉健、元老黃官羡和其他黃氏宗親會職員。黃偉健先生在今年4月1日的唐人街車禍中受重傷,身上多處骨折,目前還在康復中,他感謝僑社各界和黃氏宗親們對他的關心和支持。

「我和一位朋友那天在尼倫(Kneeland)大街的人行道等著過馬路,突然一輛大貨車衝過來,我的朋友逃到一邊躲過一劫,我往另外一邊逃,只跑到第三步就被貨車撞到了,然後就沒有了知覺。」黃偉健先生說。他和另外幾位傷者被送到麻省總醫院急救,幸好無人在這起重大車禍中喪生。這起發生在愚人節的車禍在唐人街社區引發極大的關注,居民們希望進一步加强尼倫大街等主要街道的交通安全設施。

黃官羡元老對黃偉健主席的康復非常關心,近幾周來多次打電話和他聊天長談,並祝他早日痊愈。《波士頓唐人街的傳奇商人黃官羡》一書的作者黃納斯先生表示,在尼倫大街過馬路一直都非常危險,他希望市府嚴格執法,對超速和違章駕駛的司機給出罰款或相應的懲罰。唐人街作為波士頓歷史悠久且人流密集的社區,長期以來面臨交通擁堵、過速駕駛與人行道設計不足等問題。

車禍細節:重傷與驚恐
4月1日,波士頓唐人街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交通事故,一輛Penske租賃大貨車失控衝上人行道,撞傷多名行人,並重創一家餐館的外牆,所幸無人喪命,但事件仍為整個唐人街社區投下一顆震撼彈,突顯出該區交通安全設施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當天下午,在尼倫大街與夏里臣大道交界處,一輛大貨車突然失控,猛力撞上人行道與店面。監視器畫面顯示,行人慌忙跳避,仍有多人無法及時閃避遭撞倒。根據警方與媒體報道,總計有四人送醫,其中包括駕駛與唐人街知名僑領、波城黃氏宗親會主席黃偉健先生。

警方初步調查,肇事司機疑似因健康問題導致車輛失控。波士頓警察局長Michael Cox表示,這可能是一起不幸的意外事故,但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我的父母年紀大了,每次經過尼倫大街都戰戰兢兢。我希望市府加強執法,對超速、違規轉彎的司機嚴懲不貸,否則還會有更多人受害。」黃納斯先生也強烈呼籲,應全面檢討唐人街的交通結構與執法成效。

市長願景:交通零死亡的城市計劃
對於交通安全問題,波士頓市長吳弭早已提出「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這是一項全市性交通安全策略,目標是在未來幾年內實現交通事故零死亡與零重傷。

「每一條街道都應該讓行人、騎車者與駕駛人都能安全通行,沒有人該為過一條馬路而冒生命危險。」吳弭市長在多次公開演說中強調。

「零死亡願景」強調以資料為基礎,針對交通事故高發地點進行優先改造,並結合幾項重點,包括改善道路設計:包括增設行人安全島、調整交通號誌、降低車速。加強執法與罰則,對於危險駕駛、闖紅燈與超速行為,加大懲處力度。社區參與與教育,與居民合作,提升安全意識,針對高風險群(如長者、孩童)加強宣導。數據導向施策,透過事故熱點地圖與即時監測資料,優化資源分配。

吳弭市長的團隊已在市區數個地點試行這些措施,並獲得不少正面回饋。然而,唐人街作為多語族、多年長人口聚居的特殊社區,其安全規劃更需要針對性調整與跨部門協調。

唐人街需要更安全的公共空間
唐人街社區多年來致力改善生活環境與公共空間,但在交通安全方面仍有明顯短板。「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像交通平面改造、增設減速丘與人行穿越點這類的實質行動,而不只是貼幾張慢行標誌了事。」一位社區義工說。

有市議員建議,在唐人街推行「超慢行區」(Slow Street Zones),並引進智慧監控與實時交通警示系統,以提高駕駛人注意力,保護行人安全。此外,社區領袖呼籲市府開設多語種交通安全教育課程,讓非英語族裔居民也能掌握交通規則與自保常識,尤其是許多長者與新移民。

黃偉健主席的受傷與這場重大車禍,為唐人街社區敲響警鐘。雖然無人死亡是所幸,但類似事故若不徹底檢討並防範,下一次可能不會這麼幸運。

吳弭市長提出的「Vision Zero」是一個重要起點,但實現這項願景,需要市府、警方、社區組織與市民共同努力,確保每一位市民——無論是唐人街長者、遊客還是上班族,都能安心穿越馬路。這場車禍成為一記警鐘,也是一次改革的契機。唐人街社區與波士頓市府能否攜手,讓「零死亡」不只是夢想,而是可見的未來,值得大家持續關注。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左起)黃偉健、黃官羡、黃納斯合影。李強攝

 

肇事貨車翻倒在尼倫大街人行道。

 

吳弭市長希望波士頓將來交通事故零死亡。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