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爐雞蛋仔從西環走到西九

(吳璟 )

  幾年前,我有幸在西環的一個街角一嚐炭爐雞蛋仔,一試難忘——外皮酥脆,內\xf9堿X軟,還帶著淡淡的炭香,這種味道是用電爐無法比擬的。今年農曆新年,伯伯擺檔引來不少街坊的關注,西九同事就開始討論,不如試一試找西環雞蛋仔伯伯「出山」。經過數個月的努力,加上食環署等政府部門的支持,終於促成今次炭爐雞蛋仔於西九擺檔的美事。

  在這個充滿香港文化的攤位上,雞蛋仔不僅是街坊們的美味回憶,更是社區情感的象徵。每一口酥脆的雞蛋仔,承載著無數香港人的童年回憶,像是舊時光\xf9堛漸咫型G事,亦有家長專程帶小朋友來感受他兒時的情懷。伯伯表示,重出江湖的最大動力正是街坊,「成日打電話 問『點解唔開檔』」,他笑著說,這樣的支持讓他感到無比開心。

  每逢旅遊旺季,香港各地區都各出奇謀、絞盡腦汁吸客。香港的文化魅力,往往藏在一些細微之處,炭爐雞蛋仔正是其中之一。西九作為文化旅遊地標,經常有人問西九推廣的是高深的藝術?抑或大眾化的表演?西九的魅力在於多元與共融。這\xf9堣ㄥ\xc8有殿堂級大師畢加索的藝術展覽,周末市集還有最地道的香港街頭美食,藝術公園的不同角落都有街頭表演,這是一個讓內地和世界各地的訪客感受香港文化深度的窗口。

  當我們看見伯伯在攤位前忙碌又開心,大家都感到分外滿足。炭爐雞蛋仔不只是「噱頭」,更重要的是背後有情感、有溫度。西九每個周末的市集都在不斷推陳出新,增加更多餐飲選擇。5月份,除了炭爐雞蛋仔,還有港式奶茶、米芝蓮推介的「魚事者」、牛肚包等特色美食,這不僅僅是舌尖上的享受,更是一次飲食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