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名牌心碎了

黃秉華

  「中國不是甚麼都能造嗎?為甚麼造不出奢侈品?」美國網友語帶挑機的拿出敏感問題問大家,我諗起林雪電影經典對白,改一改適合解開這類刁鑽問題︰「你二、三十年前講呢,就得。今時今日你講呢,就傷 歐洲名牌的自尊。」這幕戲怎樣解?

  網傳歐洲奢侈品牌極度不滿內地的工匠和代工生產商爆料,那些名牌中的名牌,原來大部分來自中國的「半製成品」,一針一線的工藝傳承,原來除了少數保留在歐洲之外,為應付全球市場需求的暴漲,都傳承到中國各省各地的巧手工匠那\xf9堙C有位自稱奢侈產品代工商人,說出一個邏輯論據——2024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預計約1.5萬億歐羅,即是約13萬億港元,這龐大數值的產品,豈是歐洲十幾萬技術工匠可以應付得來?

  奢侈品牌頂尖系列產品,年銷數以千萬件,有理由相信,除非歐洲品牌送上火星由外星人代勞之外,在地球,怎樣想都要利用中國的勞動力。但,無意爭論歐洲奢侈品牌是否中國製造,只想知,歐洲面對中國,究竟可以保留多幾分傲氣?也不用辯論中國是否冒牌品製造中心,只想知,中國工匠也能一針一線「模仿」到疑似歐洲奢侈品牌,歐洲名牌的Story Telling還可持續嗎?

  2010年,中國製造業首次超越美國,穩居世界第一,2025年,中國奢侈品睇怕都可以追上來。報告指出,年輕人逐年對奢侈品牌需求下降,更加速「我愛中國製造」的趨勢發展。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