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34街先驅廣場地鐵站唱歌的地鐵表演者丹斯(Azusa Dance),可以說是地鐵客量恢復的春江鴨,隨著愈來愈多人重返工作崗位和乘坐地鐵,加上節日假期的開始,她注意到放在地上的粉紅色小費桶愈來愈滿。
《紐約時報》報道,丹斯說,「這可能是節日氣氛帶動,人們變得愈來愈慷慨。」
事實上,有跡象表明情況正在好轉,於10月27日,地鐵乘客量創下自新冠以來的單日最高記錄,接近390萬人,恢復了疫前的67.5%。現在,每天在地下表演的藝術家,從演奏鋼鼓到中國二胡,從唱歌劇到拉手風琴,也對恢復表演生計滿懷期待。
在中央車站演奏電大提琴的福斯(Iain Forrest)表示,目前情況算是慢慢恢復,「但當然還未到大提琴箱被塞滿鈔票的地步」。
在離開14個多月之後,音樂家們於去年開始重返地鐵,今年9月又邁出了一步,隨著地鐵口罩規定取消,許多表演者可以再次對觀眾微笑。據大都會捷運局(MTA)藝術與設計總監桑布拉德沃思(Sandra Bloodworth)表示,官方「紐約地下音樂」(Music Under New York)項目約有70%表演者已回歸。
對於很多表演者來說,推動他們繼續表演的並不是金錢收入,而是對音樂的熱愛。福斯很滿足地說,最近幾個月來,愈來愈多觀眾似乎更熱衷於他的表演,有時還一起唱歌跳舞,這讓他感到鼓舞。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