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要求修改草案條文 「打貪」變「特赦」

烏克蘭貪腐涉及迫擊砲交易,圖為烏軍在戰場上發射D-30榴彈砲。路透社資料圖片

烏克蘭之前修改了特朗普版和平計劃關鍵條文,原本要求全面稽核援助、改成「全體大赦」,恐與日前爆發的1億美元能源回扣貪污案有關。

俄羅斯《衛星新聞社》引述《紐約郵報》報道,近日網絡流出的特朗普政府版烏克蘭和平計劃草案28點中,有一則條文內容被烏克蘭大幅修改。

原始草案中,包括對烏克蘭所有國際援助展開「全面稽核」,目的似乎是把焦點放在烏克蘭的貪污腐敗問題上。然而,一名美國高層官員透露,該段文字後來被改寫為「所有各方將獲得戰時行為的全面大赦」(full amnesty for their actions during the war)。

這項被指為「大幅重寫」的條文出現之際,正值烏克蘭政府深陷1億美元能源回扣案的貪污醜聞之中,涉及能源與國防合約,相關指控更牽涉到總統澤連斯基的核心圈層。

面對這場政治海嘯,澤連斯基的反應卻顯得遲緩而猶豫。整起醜聞在11月10日正式爆發,烏克蘭反腐敗機構宣布了澤連斯基親信涉及貪腐的調查結果與大量證據。不過澤連斯基當晚僅發表支持調查的原則性談話,並未採取任何具體行動,直到12日才宣布暫停司法部長加盧申科的職務,但此舉立即被輿論批評為「軟弱無力」。

對烏克蘭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來說,應對這場貪腐風暴尤其危險。自2022年俄烏衝突以來,反對黨基本上避免批評澤連斯基,並同意在戰時不可能舉行選舉。但是由前總統波羅申科領導的反對黨「歐洲團結」已要求由一個包括反對派在內的團結政府取代澤連斯基政權。分析人士和政治人物指出,貪腐調查的新發現,很可能會進一步動搖澤連斯基的總統地位。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