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桂明 列治文市
公曆1989年,德國柏林之牆傾(註1)。冷戰既息,世人皆謂自由民主遂為天下之至道。是歲,福山氏(FRANCIS FUKUYAMA)著《歷史之終結(THE END OF HISTORY)》,言共產既亡,諸國政道將歸於一。無復共產,無復法西斯,無復神權,無復王政。專制既絕,民主獨尊。世以為歷史至此而止矣。
然其後世事不然。九十年代,西方恃勝利,橫行於世,推其政道,散其根本。俄羅斯既傾(註2),民困國貧,巴爾幹(註3)多故,烽煙不息。美國獨大,號曰「唯一強國」,然其內黨紛爭不止,貧富懸殊。伊斯蘭之地,怒潮暗湧,九一一之變(註4)震驚天下。此後戰火相爭,恐懼代安。福山之言,遂為世人笑談。蓋歷史之流,未嘗終止,惟人心未定耳。
既入二十一世紀,天下復亂。網絡縱橫,信息如潮,人與機交,智與權競。金融暴起暴跌,富者疊金如山,貧無立錐之所。
中國崛起,俄國復振。美國自矜而疑懼並生,歐洲雜合,海東角力,諸強各以道自矜,天下勢復呈多極,昔日所謂「共識」,代為浮雲矣。
福山氏後曰:「歷史未終,乃方與焉。」此言誠哉!蓋人之慾與智,無有窮極;理亂興衰,循環不息。天道若輪,終而復始。是以曰——史未終也。
夫歷史者,人心之所歸也。權移則道變,道變則世易。自古帝王智者,莫不以仁與慾爭,以智與愚交。三代(註5)以降,沿亂相仍,如晝夜之代,無有久安。
今世雖曰「全球」(註6),而人心益分;科技日進,而德義日衰;機器能思,而人或能省;信息滿世,而真理良稀;民望公義,而政逐私利;國談和平,而兵戈不息。是以雖歷萬里雲網,終不得太平之道。
然天命未絕,人心未泯。若能以智為器,而不為主;以法為繩,而不為獄。復明道義之本,尊生命之尊,則雖千變萬化,循可還於正途。
是故曰:史未終也,惟人之心為筆,所書者,天下之命也。
註1:柏林圍牆是東德1961年8月13日建,28年後的1989年11月9日拆除。
註2:俄羅斯原為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於1991年初分裂。
註3:巴爾幹半島原為南斯拉夫聯邦(YUGOSLAVIA REPUBLIC),於1991年後分裂為塞爾維亞、黑山、北馬其頓、波斯尼亞、克羅地亞和斯洛文尼亞六個獨立國家。
註4:九一一是伊斯蘭教阿蓋達組織於2001年9月11日對美國紐約市及鄰州發動的一系列恐怖攻擊。
註5:三代,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
註6:全球(全球化GLOBALIZATION),意指「一個將世界全國、各地區在經濟、文化、政治等領域緊密聯繫起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