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李佳蕙 香港機管局行政總裁
10月20日凌晨,香港國際機場一如往常運轉著,卻在這一夜,迎來了一場令人心碎的意外。一架由迪拜抵港的貨機,在降落後失控滑出北跑道,衝破鐵絲網,墜入海水中。更令人痛心的是,貨機將一部正在跑道外執勤的巡邏車,連同車上兩名機場保安人員,一同撞入海中。這場突如其來的意外,無情地奪走了兩位同事寶貴的生命,也牽動了全城的心——我們失去的不止是兩位盡責的同仁,更是兩個家庭的支柱。這一夜,機場的燈光映照 救援的積極,也映照 無數人內心的沉重。
事故發生後,機場緊急應變中心即刻啟動,多個部門聯手展開與時間賽跑的救援行動。一邊是救援人員奮不顧身、分秒必爭的搶救;另一邊,是我們必須堅守崗位,確保香港國際機場——這座亞洲航空樞紐——的運作如常。面對考驗,三跑道系統展現了它的關鍵作用,讓我們與民航處得以靈活調度,在暫時關閉北跑道以配合救援與蒐證的同時,依然依靠中、南跑道維持 航班的正常升降。
在危機中,傳遞準確的消息同樣至關重要。機場管理局在事發當天上午,迅速聯同消防處、民航意外調查機構及警務處的發言人,於機場舉行新聞發布會,報告我們所掌握的資訊。隨後,我們持續更新訊息,讓公眾與媒體能夠及時了解事件進展——這不僅是責任,更是對逝者與社會的一份尊重。
當日下午,跑道救援與蒐證工作告一段落,我們隨即展開北跑道的復原準備。清理現場、更換損毀的圍網與跑道燈。在團隊不眠不休的努力下,北跑道於事故翌日重新備用。團隊的努力不僅是對安全的堅持,也對高效運作的 諾。
然而,在緊湊的應變工作之外,我們的心始終繫 兩位離世同事和他們的家屬。了解到離世同事是家中經濟的支柱,我們立即發放應急援助金,盼能稍解燃眉之急。同時,機管局與機場保安公司同事們主動設置捐款箱,自發捐贈心意金,每一分每一毫,都是同事們對家屬的支持與關懷。在家屬表達希望接觸涉事的土耳其航空公司後,我們積極協調土耳其領事館,促使航空公司管理層在短時間內由土耳其飛抵香港,親自向家屬慰問及表達難過,並承諾全力協助調查與支援家屬。土耳其領事本人數次造訪機場,並慰問離世者家屬,真情流露。這一刻,我們看見了人性的溫暖,跨越了地域與語言的隔閡。
10月23日,事發後第三天,在多方緊密協調下,專業團隊展開打撈工作。我們感謝經驗豐富的珠江客運與廣州打撈局,迅速派出吊重能力分別達350及500噸的打撈船「南天翔」與「南天鵬」,前往北跑道對開水域。這支龐大的專業團隊,包括13名潛水員、機械操作人員、船員、工程師等約95人,日夜不懈地奮戰。他們結合水流數據與聲納裝置,細緻掃描海床、測量定位,同時24小時輪值,嚴密防範油污等環境污染風險。在風浪與技術的雙重挑戰中,他們用專業與汗水,一步步推進 這項艱鉅的任務。
由於打撈船工作位置靠近北跑道,巨型起重機運作時的高度超出限制,打撈期間北跑道需暫時關閉。然而,為了確保機場整體運作順暢,團隊已做好萬全準備——如有需要,打撈船可迅速移離限制區域,最快三小時內恢復北跑道運作。
經過四天晝夜不停的奮戰,兩艘打撈船終於完成任務,並成功取回飛行紀錄儀。失事貨機的機身及其他部分,已移往倒扣灣的存放點,交由民航意外調查機構進一步處理。我們對每一位參與者的付出與堅持心中充滿感激。
10月27日晚11時,北跑道恢復正常飛機升降。從意外發生到跑道重開,短短七天內,香港國際機場在危機中迅速復常,這效率的體現,是整個「機場社區」齊心協力的成果。我們在救援、復修、運作維持與打撈工作中,展現了高度的專業與團隊精神;同時,我們也沒有忘記對兩位離世同事家屬的關懷與支持。這場意外讓我們痛心,但也讓我們看見——在危急中,我們依然能彼此照亮,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