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中美領導人會面、東盟會議及APEC等大事的一些看法(下)

余非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特朗普的公關手腕不俗,在韓國出席APEC峰會時,他再次點名稱讚安華與馬來西亞,讚他們幫手促成泰柬停火協議。特朗普此舉令安華的名字在國際舞台亮相。安華的政治生涯十分曲折,特朗普對他加持,安華不會不受落。日後彼此便多幾分交情。

以下談第二點觀察,就是特朗普究竟有沒有出席APEC?在習特會的評論當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特朗普退出APEC舞台是「益了習近平」(便宜了習近平)。基本上我同意上述判斷;可是,在同意之下我認為大家應該多知一點細節。上面說特朗普在APEC會議上稱讚馬來西亞總理安華;與此同時,又說特朗普不等APEC開幕便走了。究竟特朗普有,抑或沒有出席APEC呢?APEC的正式會議於10月31日和11月1日正式進行。特朗普於10月29日抵達南韓,出席了不屬於APEC領導人峰會的另一個APEC 延伸會議,就是10月29日舉行的APEC企業領袖峰會(CEO Summit),特朗普在那個午宴會議上發言,認認真真地講了45分鐘。他在發言中稱讚安華、稱讚台積,又吹噓有大量台灣公司正往美國設廠投資……。特朗普於10月30日見習近平,未等APEC於10月31日正式開會便飛回美國。所以,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將APEC的舞台讓位與中國習近平。習近平在會議期間確是與多國領導人進行會晤,風光非常,當中包括促成了加拿大新任總理訪華。所以說「益了習近平(便宜了習近平)」之說有根有據,也合理。然而,如將事件放回國際時事整體上去審視,特朗普趕著回美國,是為了開萬聖節派對那麼簡單嗎?也許是,但我另有觀察。

要知道因為中國手上的牌比較多,而且有底氣,在加關稅和貿易戰上稍佔上風,而美國的讓步只會讓給中國。在眾多國家之中,只有面對中國,美國才要用讓步來爭取他想要的。有人認為這是特朗普加關稅和貿易戰的拐點,其他國家會仿佛中國掀桌子。我認為不是那麼容易,要有實力才可能這樣做。而特朗普閃避APEC這個舞台,我認為是不想在外交盛會上吃虧。南韓在過去幾個月一直有跟美國談汽車關稅,因為現在日本汽車入口美國的關稅比韓國低,韓國25%,日本15%。而今年8月李在明與特朗普首次峰會未能達成最終協議,主要卡在協議中價值3,500億美元投資方案的細節上。如果韓國在APEC會議、佔主場之利的氣氛下跟特朗普敲定細節,大概未必是生意人特朗普的意願。

再者,更重要是APEC是個講自由貿易的場合,如果多國在會議閉幕時共同發表取消貿易壁壘的聯合聲明,特朗普就會處境尷尬,如同被圍攻,不划算。所以,我認為特朗普心知在一個講自由貿易的場合不宜久留,對自己不利。這是我的判斷。

文章收結前做總結: 本文為一些主流判斷補充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細節。我認為特朗普的亞洲閃訪,對馬來西亞的意義和作用,被聚焦中美角力這些大題目忽略了。

留意以下這些數字,特朗普對上一次出席東盟峰會是2017年,自那時開始,東盟地區對美國的出口便不斷攀升;由2017至今,貿易已翻倍。東盟跟中國有十加一機制,關係密切。但是,作為需要以出口改善經濟的東南亞國家而言,會在經濟上買兩邊,希望和美國也可以在貿易上關係正常化。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