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高市反擊為何如此迅猛?

霍詠強 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曾經在鄭麗文當選台灣國民黨主席的時候,提到民進黨和國民黨都親美,國民黨屬於傳統關係、強調安全合作,但民進黨往往無法掌握和美國的關係,民進黨與其說親美、不如說「親日」,因為在利益和資源上的關連更大,這種「捉錯用神」的情況在高市早苗的日本政府同樣出現,尤其是在和更功利的共和黨政府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及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針對高市有關日台相依的發言,而在社交平台X上發布「要把那骯髒的頭砍下」言論時,並沒有正面作答也未予批評,並且當主持人作出引導性提問:「(中國)這樣的人不能算是我們的朋友,對吧?」時,特朗普則作出令人意外的回應,指「很多盟國也稱不上是朋友。在貿易上,他們從我們這裡獲利比中國更多。」強調與中國的關係很好,也暗示對日本這個盟友有保留。

高市早苗對台的態度,不止是因為她試圖用反華來「省招牌」,來營造強勢領導力的形象,2021年高市早苗參選總裁時,得到策動日台關係的自民黨台灣政策小組召集人佐藤正久參議員公開支持,並協助她在保守派議員中拉票。高市兩度參與了佐藤正久於2021年與民進黨舉行台日執政黨「2+2對話」,和日本維新會政調會長音喜多駿參議員、自民黨日華議員懇談會會長古屋圭司、鈴木馨祐等關係密切。並曾經在2021年9月參與日本東京舉行的日台經濟合作會議,和蔡英文舉行視訊對談,討論科技和經濟合作,強調深化台日合作友好。

早在2014年: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議員任上,與在台協會舉辦的相關會議中討論日台關系的議題,推動文化和經濟交流。2015年:高市出席了在東京舉行的日台文化交流活動,參與討論如何增強雙方在文化和教育領域的互動。2018年:她在擔任自民黨政務調查會副會長期間,參與與台灣代表團的會晤,推動各領域的合作。這些活動表明了她深度參與了在日台關係中的活躍角色。

民進黨和日本關係有多密切?民進黨在受陳水扁貪污下台時幾近土崩瓦解,也只是倚靠日本在台協會,透過日本企業在財務和資源上的全力支持,背後也就是當然自民黨政府,借 挽救民進黨,從而加強在台灣的控制力。

中國是否準備藉此攻台?日本又會否真的支持台灣對抗中國?

「美軍為了突破封鎖而前來支援,而中國為阻止美軍介入採取武力手段,這種狀況日本就必須作出反應。」

搬出琉球群島的意義?

11月10日,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孫磊在一般性辯論期間,發言提及 繩原住民問題,並要求日本正視殖民歷史,發言迅速引發日本國內輿論震動,尤其是右翼媒體《產經新聞》的激烈反應,認為中方此舉是在煽動分裂,甚至要求中國撤回相關聲明。

這場外交交鋒不僅揭示了中日之間的歷史爭議,也將琉球問題重新推向國際視野。琉球曾長期作為中國明清王朝的藩屬國,通過冊封制度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明清時期,琉球王國定期向中國進貢,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然而,1879年,日本通過「琉球處分」吞並琉球,將其改名為 繩,並實施了一系列文化抹殺政策,包括禁止使用琉球語言、廢除傳統信仰和改變教育體系,試圖徹底同化這一地區。

二戰後,《舊金山和約》對琉球地位未予明確,留下了「琉球地位未定論」的空間。這一歷史模糊性至今仍是中方提出外交反制的重要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因其親華立場及對駐日美軍問題的態度,與日本中央政府和右翼勢力長期存在分歧。玉城丹尼曾公開反對駐日美軍基地擴建,並在訪華時受到高規格接待,這令日本右翼媒體對其愈發不滿。沖繩內部也存在少數主張「琉球獨立」的聲音,認為當地的文化和歷史與日本本土有顯著差異。

去年,中國外交部曾公開提出「琉球地位未定論」,引發日本國內輿論嘩然。而此次中國代表在聯合國提及沖繩原住民問題,則進一步向日本傳遞了一個信號——中方在琉球問題上有的是反制的歷史切入點,提醒日本正視其過去殘暴的殖民歷史。

星島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