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弭宣布啟動食物援助緊急計劃

面對特朗普政府自11月1日起暫停聯邦「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的決定,波士頓市政府近日宣布將與民間組織攜手,啟動一項緊急援助行動,以確保低收入家庭及弱勢居民在危機中不致挨餓。市長吳弭(Michelle Wu)強調,波士頓將竭盡全力保護市民的基本生活權益,不讓政治博弈犧牲百姓溫飽。

在波士頓市政廳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吳弭宣布與「波士頓基金會」(The Boston Foundation)及多個非營利組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成立專項基金支援受影響家庭。該基金目前已募集超過100萬美元,資金由市政府與基金會共同出資,將以禮品卡或直接補助等形式提供援助,讓居民能繼續在雜貨店和小型食品零售商購物,維持尊嚴與自主性,同時支持本地小企業的生計。

「當總統拿飢餓問題當政治籌碼時,波士頓絕不會袖手旁觀。」吳弭在發言中表示,「SNAP對全國數百萬人而言是維持基本生活的重要支柱,包括我們的兒童、長者與家庭。我感謝波士頓基金會及所有合作夥伴,在這場挑戰中挺身而出,協助我們動員各方資源支撐居民。」

根據市政府統計,截至2025年9月,波士頓約有14萬名居民(約佔全市人口五分之一)、8.9萬個家庭參與SNAP計劃。全州範圍內,約30%的受益者為兒童,28%為身心障礙者,另有23%為60歲以上長者。平均每戶每月可獲得約323美元補助。

社區攜手共同對抗飢餓危機

波士頓基金會總裁李·佩爾頓(Lee Pelton)指出:「衡量一個社會的標準,在於它如何在艱難時刻回應人類的基本需求。這是一場人道危機,我們自豪能與市政府攜手,以同情與希望面對挑戰。」他稱讚吳弭及其團隊「果斷又有勇氣」,在聯邦政府撤回補助的關鍵時刻,迅速行動,守護陷入困境的家庭與個人。

大波士頓地區最大公益機構之一大波士頓基督教青年會(YMCA)也參與此次合作。該組織執行長夏皮羅(David Shapiro)指出,YMCA每年透過雜貨配送、流動市場及青年膳食計劃,供應超過320萬份餐食,近期更在Roxbury設立「食品存取樞紐」,以加強新鮮食材的回收與分配。他強調:「沒有人應該為了下一餐而焦慮。飢餓不只是家庭的問題,更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父母的工作表現,以及長者的健康與尊嚴。」

同時,大波士頓食物銀行總裁達瑪托(Catherine D’Amato)表示:「如果情況不改變,十一月將會是許多家庭艱難的月份。我們感謝市長與市府對我們使命的支持。食物是基本人權,飢餓沒有黨派之分。」

為讓居民即時獲取相關援助資訊,波士頓市政府啟動全市宣傳行動。居民可造訪市府網站Boston.gov/SNAP或撥打311專線查詢可用資源。市府已特別訓練311接線員,處理與糧食需求相關的來電,並提供多項可行方案。市府網站上也設有常見問題區,協助居民了解哪些州與聯邦計劃受政府停擺影響,並指引他們如何獲取最新支援資訊。

華人社區可如何尋求幫助

對於依賴SNAP糧食券的波士頓華人居民,市政府特別提醒:所有符合資格的居民,不論移民背景或語言能力,都可透過Boston 311熱線以中文服務尋求協助。311接線員可轉接至提供中文支援的社區服務單位,協助了解申請援助、食物銀行與免費餐點的地點。

此外,華人居民也可向波士頓華埠社區中心、華美福利社、亞美社區發展協會等非營利性機構尋求幫助。他們可協助語言翻譯、填寫表格及聯繫市府部門。市政府呼籲華人居民務必保持資訊暢通,若發現EBT卡餘額不足或糧食券暫停,應立即聯絡市府或上述組織,確保不會中斷基本生活需求。

波士頓市人類服務部長荷西·馬索(José F. Massó)表示:「我們每天的前線工作,就是協助居民接觸能讓生活維持下去的計劃與服務。市府將持續與非營利組織合作,陪伴居民渡過這段困難時期。」

推廣健康食材 刺激在地消費

吳弭指出,除了應急措施,市府也持續推動長期改善糧食公平的政策。早在九月,她便宣布將「食品加倍計劃」(Double Up Food Bucks)擴展至Dorchester與Roxbury兩家新超市,為SNAP用戶購買新鮮蔬果提供五折優惠。吳弭表示,這項計劃不僅幫助家庭以可負擔的價格購買健康食材,也能促進社區商業的繁榮,形成良性循環。

面對聯邦政策突變帶來的挑戰,吳弭強調:「波士頓是一個有韌性的城市。我們不會讓任何人被餓肚子這樣的恐懼壓垮。我們的責任是確保每一位居民都有食物可吃、有地方可依靠。」

市府呼籲有能力的居民可透過tbf.org/SNAP捐款,協助更多家庭度過難關。

隨著冬季臨近,波士頓各界正以實際行動展現團結精神。從市府政策、非營利機構的努力,到社區志工的投入,波士頓正以「不讓任何人被遺忘」的信念,為城市注入溫暖與希望。

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吳弭在市政廳舉行新聞發布會。 市府提供

吳弭市長致詞。

社區代表致詞。

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