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未來新生代」主辦的2025未來新生代青年領袖峰會,25日在哈佛大學醫學院隆重舉行。演講嘉賓同百餘位與會者在整場活動進行思想與靈感的交流,呈現出一場跨界對話的智慧盛宴。
本屆峰會以「AI時代・女性領導力崛起」為主題,並結合「AI未來與顛覆式教育」為核心議題主線,邀請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及金融、投資、教育、公益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與青年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如何重塑教育、激發女性潛能與推動人機共榮的未來格局。
嘉賓雲集 氣氛熱烈
峰會由大會司儀吳國梅女士主持開場。波士頓當地知名律師黃埜先生代表麻州政府,宣讀州長希利(Maura Healey)女士的賀信,並特別頒發由州長簽署的嘉獎證書,表彰主辦方在促進多元教育與青年領袖培育方面的貢獻。隨後,新英格蘭華人聯盟主席俞國梁先生亦代表麻州審計署向峰會主辦單位頒發嘉獎證書,肯定其推動中美青年交流與女性領導力發展的努力。
峰會主席、李紅博士在開幕致詞中回顧了自2018年創辦「中美青年領袖峰會」以來的歷程與挑戰,並正式宣布峰會更名為「未來新生代青年領袖峰會」,象徵其邁入全新階段。她回顧自己從2001年加入中央電視台,到投身商界高端人脈平台「正和島」,再到2016年創辦中美領導力發展基金會與2019年底成立「未來新生代孵化器平台」的心路歷程。李博士分享了她對「女性領導力養成」的深刻體悟——從種子萌芽到枝繁葉茂,需要時間、信念與自我超越。
李紅博士指出,AI技術正以驚人速度改變世界的學習與領導形態。她呼籲新一代青年領袖必須培養「自我進化」的能力,不斷學習、反思與升級。「AI不會取代人,但會淘汰不願進化的人。唯有保持學習熱情與創新思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AI與女性力量的對話
在以「AI時代的女性領導力」為核心的主題對話環節中,主持人郭琪女士首先指出,人工智慧不僅改變了工作的方式,更重新定義了「領導力」的意涵。她說:「AI讓資訊更平等、資源更開放,也讓影響力變得更個體化——真正的領袖,將是懂得與科技共舞的人。」
李紅博士進一步闡述,AI正幫助公益組織以更高效的方式發掘與培養新生代女性領袖。她強調:「女性在成長中要學會在挫折裡積蓄能量,真正的領導力,誕生於挑戰與自我迭代的過程。」
投資人陳泰傑先生提出「覺知領導力(Conscious Leadership)」的理念,強調領袖應在理性與直覺、陽剛與陰柔之間找到平衡。他透露,正在籌建一座以冥想與覺知為核心的創新中心,鼓勵創業者「先覺自己,再領他人」。
來自國際金融界的Sana Bao女士則以國際視角分析,AI為女性在金融與職場中帶來了更多可見性與話語權。「AI不會自動消除性別不平等,但它打開了一個新的競技場,讓女性有機會以能力而非刻板印象取勝。」
嘉賓們一致認為:AI時代的女性領導力,不只是情感的溫度,更是一種結構性的智慧——在複雜中看清方向,在變化中重塑系統,在未來中定義規則。
女性參與讓科技更有溫度
在談及女性領導力如何於AI浪潮中重構時,李嘉林女士指出,女性應先成就自我管理。「唯有向內成長,打破性別與職場邊界,才能在科技革命中找到自己的光。」她呼籲女性勇於擁抱不確定性,因為「每一次自我挑戰,都是成長的養分」。
郭琪女士則寄望女性能將柔性力量注入冰冷的科技世界,讓AI更具人性與善意。「當科技遇上女性視角,世界會變得更溫暖。」她的觀點贏得全場共鳴與掌聲。
峰會最後由主持人惠潔潔女士作結。她以歷史脈絡闡述AI之於教育的革命意義:「如果蒸汽機開啟了教育普及的第一波浪潮,互聯網推動了知識的全球流動,那麼AI正在重塑學習的邊界與人才的定義。」
她強調,AI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場關於「人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成長」的深層革命。「恐懼無法阻擋變革,排斥無法改變現實。唯有選擇擁抱、對話與共生,才能與時代共同進化。」
在全場熱烈掌聲中,「2025未來新生代青年領袖峰會」圓滿落幕。與會者紛紛表示,這場峰會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場啟迪心靈的旅程。正如李紅博士在閉幕辭中所言:「人工智慧不會取代人類,而會倒逼我們成為更像人的人。願所有教育者、學習者與領導者,在AI浪潮中,以人性之光照亮未來。」本報記者李強波士頓報道
李紅博士(左二)在主題對話中發言。 李強攝
俞國梁(左)頒發麻州審計署的嘉獎狀給李紅博士。
峰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