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不便人士乘搭飛機,可以選擇通過航空公司預訂輪椅。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效率最高的機場之一,由特許服務供應商提供的輪椅服務卻經常「甩轆」。
試過出發時一早辦好登機手續,預訂的輪椅及推輪椅的服務員(輪椅走特別通道,所以有專屬服務員),卻一直不出現,焦急地向地勤空姐查詢,只得到冷傲的回覆:「有訂, 緊,等多陣。」差點誤點上不了機。
最近一次外地返港,預訂的輪椅也沒有在落機閘口出現,向空姐查詢,同樣獲得冷淡回應:「訂了, 緊。」隔一陣,再問,冷淡中帶著不耐煩:「都話 緊 !」直至全機乘客離開,機師及機艙服務員都下班了(帶著一副「呢單唔係我跟開」的態度不顧而去),機艙門關上,輪椅始終沒有來啊。如此推動「香港無處不旅遊」,豈不貽笑大方?
是特許服務供應商管理不善、人手不足?如果不能保證服務質素,為甚麼要讓它特許經營下去?
機場體驗是旅客對香港的第一印象,而一個地方的共融無障礙配套,跟這地方的文明程度及形象有著莫大關係!
早前香港復康會聯同其他單位,完成香港文體旅設施的無障礙巡查研究,涵蓋七十六個文體旅地點,結果顯示整體近六成基礎無障礙設施存在問題,購票系統及員工培訓亦需改善。以啟德體育園為例,硬件良好,但輪椅席購票過程竟然長達七十一天!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賽區)」將於11月舉行,屆時會有大量本地及海外觀眾,包括不同需要人士參與或觀賞賽事,是時候全速提升全港無障礙配套的水平,力保國際大都會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