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在建築成本高企、不少工程難以為繼之際,灣區地產界從開發商到承建商,再到室內設計師,正面臨特朗普總統宣布的新一輪關稅衝擊。
《三藩市紀事報》報道,新關稅將於10月1日生效,涉及半掛卡車及藥品,並對進口廚櫃和浴室洗手台徵收50%關稅,對進口軟體家具徵收30%關稅。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發文稱,原因是這些產品正被「大量湧入」美國。據《Furniture Today》報道,美國2024年家具進口額約255億元,較前一年上升7%。
關稅擁護者表示,新措施有助密歇根及北卡等州的美國家具製造商。美國廚櫃聯盟在致特朗普的信中稱,該行業價值140億元,卻因中國、越南、墨西哥、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及印尼等國長年不公平貿易做法而「遭受摧毀」。該組織說:「我們要求你拯救25萬個美國廚櫃工人飯碗。今日進口櫃子售價較本土低逾七成,令美國廠商難以公平競爭。」
家居家具協會行政總裁Peter Theran指出,木製家具及成品是否納入關稅仍不明確,執行細節和豁免條件亦待觀察。他說:「對零售商而言,這些關稅既是挑戰,也是疑問。增加的成本或須轉嫁消費者,而家庭預算已經緊絀。」
灣區建築商則表示,除了現有鋼材、鋁材和玻璃關稅,新措施令情況雪上加霜。位於麥林縣的Greenpoint Construction聯合東主Jacob Froneberger說,關稅帶來的不確定和焦慮已衝擊生意。上季度該公司原有650萬元訂單,但250萬元合同被取消或延期,迫使裁員4人。一個估價110萬元的擴建工程,最終成本升至190萬元。
三藩市室內設計師Noz Nozawa稱:「這次的清單太誇張了。」她指出,過去供應商多吸收額外關稅成本,但長遠不利於行業盈利。她尤其擔心針對廚櫃的關稅,因為即使美國櫃子品牌也依賴進口零件。她說:「軟體家具還算奢侈,但廚櫃是人人需要的。」
屋崙開發商Owow行政總裁Danny Haber表示,公司一直靠直接向中國廠商採購節省五成成本,但新關稅令節省幅度縮減至僅5%。
他估計,對廚櫃徵收50%關稅,將令其準備興建的「1523 Harrison St.」可負擔房屋成本增加30萬至50萬元。
Forge Development Partners行政總裁Richard Hannum則認為,關稅增加成本,但不足以扼殺發展。他指出,材料約佔項目成本四成,關稅或令2億元項目增加約100萬元。他說:「相比其他障礙,這只是九牛一毛。」
Froneberger直言:「對總承包商來說完全是一片混亂。特朗普可以輕鬆說『撐住』,畢竟他是億萬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