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流程「工業化」 美國人漸成目標

近年來,東南亞詐騙網絡,尤其是緬甸北部妙瓦底等地區,針對美國人實施了大量電信詐騙。據聯邦調查局(FBI)報告,這些詐騙形式多樣,包括「殺豬盤」(pig butchering)、信任關係類詐騙(冒充熟人)、投資詐騙和技術支援類詐騙(冒充客服)等,通常通過電話、短信、社交媒體和加密通訊軟件誘導受害者。這類詐騙已成為全球性問題,每年因詐騙造成的損失金額估計在500億至750億美元區間。

據紅星新聞綜合報道,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報告指出,東南亞詐騙園區已經將整個詐騙流程「工業化」,涉及跨國洗錢和人力資源販運。美國財政部最早在2022年注意到電信詐騙問題,據統計,當年美國人因東南亞詐騙網絡損失超過55億美元。同 年,FBI報告顯示美國人因「殺豬盤」和加密貨幣投資這兩類騙局造成損失約26億美元。

2023年,FBI加強了對詐騙案件的監控,增加了許多細分領域的統計。該機構下屬的互聯網犯罪投訴中心數據顯示,當年,互聯網犯罪造成的總損失超過125億美元。其中,加密貨幣投資詐騙造成的損失39.6億美元,技術支援類詐騙造成的損失9.24億美元,「殺豬盤」造成的損失6.52億美元。許多案例可追溯到緬北詐騙網絡。2024年,損失金額持續上升,美國人報告的加密貨幣類詐騙造成的損失超56億美元,股票投資類詐騙造成的損失超65億美元。互聯網犯罪投訴中心警告稱,這些數字有低谷的可能,因為很多詐騙受害者尚未報案。

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美國政府也採取了一些行動。美國財政部已對與緬北詐騙網絡相關的民兵組織實施制裁,旨在切斷這些團體的金融支持,凍結其在美國管轄下的資產,並禁止美國人與其進行交易。

此外,美國政府通過FBI和國務院等多個機構反復警告公民,警惕來自緬甸北部和其他東南亞地區的電信詐騙。美國國務院在旅行諮詢中明確警告公民避免前往緬甸、柬埔寨和老撾邊境地區,以防被詐騙甚至被販賣轉運。美國政府強調,相關詐騙活動仍在活躍,並利用星鏈等技術繞過管制。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