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集團LVMH旗下葡萄酒及烈酒業務酩悅軒尼詩(Moët Hennessy),在關稅及消費轉弱的營運挑戰下,近期委任新北亞區董事總經理Patrick Madendjian求變,將常駐香港統籌多區業務。Patrick Madendjian表示,北亞市場各地區消費差異明顯,將秉持深入本地化的營運理念布局,長遠彰顯各酒類品牌的DNA,與新一代消費者的文化連結,對中長期市場復甦保持信心。
優化酒業組合及控制成本
對於接下來在北亞地區的領導策略,Madendjian稱,將圍繞三大主軸推進,即產品組合優化、組織架構調整與成本控制。他強調,成本控制並不意味裁員,而是透過資源重新配置,將更多預算投入市場營銷。

北亞市場消費差異明顯 經營非一刀切
Patrick Madendjian於7月履新,統籌韓國、香港、澳門及台灣等地業務,受訪時表示,對香港市場的潛力感到興奮,惟坦言目前仍處於探索階段,預計需時數月才能形成深入布局。他指出,過去跨國工作所積累的文化適應,與開放包容的「肌肉記憶」,可在不同市場環境實踐,特別是北亞市場內部存在明顯的消費差異,從不認為「一刀切」和標準化是關鍵策略,例如台灣以烈酒為主導,香港則在各酒類均有穩健表現,未來業務規劃將緊扣地域特性展開。
Moët Hennessy屬核心業務 毛利率僅次LV
Moët Hennessy經營葡萄酒及烈酒業務,擁有多個名酒品牌,並於1987年與服裝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合併,成為國際知名的奢侈巨企LVMH(Moët Hennessy Louis Vuitton)。葡萄酒及烈酒業務是LVMH五大核心業務之一,今年上半年收入及盈利貢獻僅佔整體約6%,但毛利率高達20.3%,僅次於旗艦業務時裝及皮革製品的35%。
不過酒業受到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發酵與消費信心波動的影響,葡萄酒及烈酒業務板塊收入有機下降7%,經營利潤大跌33%,早前LVMH宣布將酒業縮減1200個職位,佔該部門13%,並專注酩悅香檳(Moët & Chandon)、軒尼詩干邑(Hennessy)等王牌產品。

對中長期市場復甦樂觀
Madendjian坦言,當前業績與經濟周期相關,對中長期市場復甦保持信心,並強調「市場總會好轉,業務終將恢復正常」,至於關稅則是一個不可控因素。
在消費力變化上,Madendjian形容,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趨向理性:「全球市場像一台過熱後冷卻的機器,消費者已花盡疫情期間的積蓄,回到常態模式。」但他認為,即使部分行業出現消費降級現象,奢侈品消費則「不僅關乎價格,更關乎獨特且個人化的體驗。」
Madendjian認為,該集團在香港可深入洞察消費者行為,從中吸取靈感推動市場創新,同時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定位。在定價策略方面,他透露疫情期間因應通脹所作的加價幅度較大,未來將更注重鞏固品牌吸引力,並在適當時機追求合理溢價。
持續深化與年輕消費者連結
談到長期戰略,Madendjian表達了對品牌DNA的重視,表示需持續深化與新一代消費者的文化連結。對於近期熱門的IP聯名潮流,他則持審慎態度,強調Moët Hennessy選擇藝術家合作時並非盲目「追潮流」,而是尋求與品牌價值契合的對象,為品牌歷程注入真實而自然的元素。
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亞洲烈酒市場,Madendjian指出與同業並非「非此即彼」的關係,關鍵在於提升品牌相關性與產品吸引力以爭取份額,目前該集團在干邑、香檳及玫瑰葡萄酒等核心品類仍保持領先,未來將持續重點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