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事飲食業講求眼明手快,翻桌率越高,意味帶來更多營收。不過,中環高級西餐廳CAFÉ LANDMARK的經理李嘉儀,更重視食客的用餐體驗,冀令他們每次光臨皆食得盡興,多年來她透過其燦爛招牌笑容和無微不至的服務,為客人帶來舌尖享受以外的「情緒價值」,亦與不少熟客結緣。客人至愛的口味她自是了然於胸,亦會關心客人的健康,親自為抱恙的老人家上門送餐。
立足餐飲界接近25年,從連鎖咖啡店、西餅店,到現在掌舵高級餐廳,嘉儀一直熱愛餐飲服務工作,將自己的經驗向同事傾囊相授,更感染原只做兼職的員工,全職投身熱誠待客的行列。

「如果我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服務,我不會得到那麼大的滿足感。」每一天在餐廳,嘉儀最渴望看到的是客人食得滿足的表情。她快步穿梭照顧不同客人,細心傾聽客人林林總總的要求,臉上總是笑意盈盈,「我真的很喜歡笑,因為笑容其實是很大的感染力」。能令客人大快朵頤,盡興而返,不只為公司衝高業績,亦是嘉儀的最大原動力。
作為餐廳經理,嘉儀不只一眼關七,時刻留意全場客人的需要,有時她更「超前出手」,滿足客人的日常小確幸。有位熟客十分愛吃餐廳的餐包,惟有一天該款餐包缺貨,「我想到他會有多失落」,嘉儀明白那款餐包在客人心目中的分量,於是特意外出搜羅一款口感相似的餐包端桌,「當你想到客人滿足的表情,我便覺得很值得,雖並非同一款餐包,那一晚他還要比平時更開心。」正是這種細膩的心思,讓嘉儀與無數熟客建立起情誼。
另一位常客婆婆,數十年來每天光臨餐廳吃早餐,幾乎風雨不改。後來有一段日子婆婆沒有出現,,令嘉儀擔心不已,詢問後始知婆婆跌倒,無法外出。於是嘉儀聯絡婆婆的家人,趁着婆婆壽辰正日,她親自帶了一份婆婆平時愛吃的早餐到訪家中,陪伴享用敘舊。「那天她還叫我留下來吃完午餐才走」,嘉儀笑說,「現在我們有時也會相約外出聚餐,很有家人的感覺,她就像我的婆婆一樣,我尊重她、愛護她,感覺很親切。」


帶來舌尖以外的「情緒價值」

餐廳有不少年長熟客,嘉儀說除了會多花點心思照顧他們,有時看到他們只有自己一個人用餐,便會主動跟他們聊天,「只要客人願意跟我多聊半句一句,我也覺得應該要花多一點心機,了解關心他們,他們也會很高興。」回顧投身餐飲服務業的職涯,嘉儀覺得,每一份工作都為她帶來莫大的滿足感,「我本身很喜歡服務別人」,能接觸不同的客人和文化,是她最寶貴的收獲。
嘉儀認為世上沒有麻煩的客人,「只要想一想為甚麼客人會有這種要求,若能滿足他的需要,我們也感受得到他的感謝之情。」而她陽光笑容綻放的魅力,融化老中青幼客人的心坎,「他們離遠看到我的笑容,也會先笑起來了。」正是這份專業精神和至誠心意,嘉儀獲頒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優質旅遊服務計劃「傑出優質商戶員工服務獎」(主管級員工)金獎。嘉儀由心而發的款待,為客人食桌上的佳餚增添一種名為幸福感的色香味。
效法嘉儀服務精神 同事︰是良師也是朋友

經營一家餐廳,需要樓面、廚房員工發揮團隊精神做好服務。嘉儀作為上司,經常提醒自己對同事要易地而處,了解他們的需要,「同事做得好,便要加多一點鼓勵,他們就會獲得滿足感。」她說若團隊齊心協力,願意為彼此「行多一步」,互相補位,便可望提升服務質素。
好像年前加入餐廳的Anson,平時負責接待並為客人帶位,「樓面同事多數主力服務數張枱,嘉儀則要滿場飛。」為協助嘉儀,每當熟客光臨餐廳,同事便立刻知會嘉儀,方便她準備接待。
在Anson眼中,嘉儀擁有領導才能,「她性格爽朗,從不怕事」,無論餐廳發生甚麼事,嘉儀都會主動出手,例如客人不滿座位安排,她迅速以經理身份介入,以親和力安撫客人情緒,並令他們感到受重視。
嘉儀亦打破傳統管理框架。Anson分享指,嘉儀對待同事便如朋友,將餐廳當成大家庭,即使同事犯錯,嘉儀會以教導為先,不會立刻怪責,「我每次有問題想請教,嘉儀也會將手上工作交予其他同事跟進,然後耐心地無私指導。」客人固然為先,但嘉儀亦不會忽略同事需要,這種良師特質令他們十分欣賞,Anson也逐漸對餐廳產生歸屬感,由兼職轉為全職,繼續跟從嘉儀這位職場導師。
旅遊事務署與香港旅遊發展局的「嶄新傑出服務獎勵計劃」,推出《我要讚佢 — 好客香港》系列報道,表揚發揮好客精神的旅遊相關行業前線從業員,與業界和公眾分享他們的好客故事,鼓勵大家一齊做多一步,發揮好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