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福廣場45年老字號 「瞓身」投資30萬開幕即進駐 藥房老闆:行商亦講社會責任 冀做足一甲子

【港鐵/首個鐵路上蓋物業/德福廣場/老字號/藥房】作為港鐵第一個「鐵路加物業」的項目,德福廣場可說是當中成功典範。而與德福廣場並肩走過45年的商號,包括在商場啟用之初已進駐的茜廊餐廳、新德福書局,及長豐中西藥房等店舖。已屆75歲高齡的長豐中西藥房老闆陳政利向《星島》指,因當年德福廣場是九龍東少數有冷氣的購物場所,故押注全副身家,由秀茂坪遷入德福開業,至今日熬成區內的「老字號」實屬不易。

店主「瞓身」投資30萬元德福開業

陳政利指,家中祖業開米舖,自幼已在父親身上,學到從商者亦要講求「社會責任」,故數十年來堅持親身到中上環採購藥材,以確保質量到位,贏得顧客信心。他指,當年先在秀茂坪開藥行,其後與姐夫看好新落成的「德福中心」(即德福廣場前身)前景,毅然決定關閉藥行,「瞓身」投資30萬元在德福開業,「那時候不論是黃大仙、油塘或觀塘等地,均無冷氣商場,德福中心可說是九龍東獨一無二」。

長豐中西藥房迄立在德福廣場45年。何君健攝
長豐中西藥房迄立在德福廣場45年。何君健攝

 

在德福廣場開業45年的陳政利指,藥房生意始終以服務街坊為主,故其他分店亦選址港鐵商場。何君健攝
在德福廣場開業45年的陳政利指,藥房生意始終以服務街坊為主,故其他分店亦選址港鐵商場。何君健攝

 

陳政利指,與姐夫看好新落成的「德福中心」(即德福廣場前身)前景,「瞓身」投資30萬元在德福開業。何君健攝
陳政利指,與姐夫看好新落成的「德福中心」(即德福廣場前身)前景,「瞓身」投資30萬元在德福開業。何君健攝

 

在45年間,他在德福廣場內亦先後搬過兩次舖,亦由藥行搖身一變為藥房。何君健攝
在45年間,他在德福廣場內亦先後搬過兩次舖,亦由藥行搖身一變為藥房。何君健攝

 

陳政利指,街坊生意佔營業額至少七成,故連開3間分店都選址港鐵商場。何君健攝
陳政利指,街坊生意佔營業額至少七成,故連開3間分店都選址港鐵商場。何君健攝

 

45年間歷2次搬舖 藥行「華麗轉身」變藥房

在45年間,他在德福廣場內亦先後搬過兩次舖,亦由藥行搖身一變為藥房,「與業主多年來關係都很好,所以能夠經營到今日」。他形容,藥房亦非純粹「賣藥」之地,當街坊遇到較冷門的藥材時可即場查詢,「很多伙記做了廿多年,我們也像是社區藥房,舊街坊搬走了也會專程回來買藥;也有小朋友長大後重回舊地,說自己以前吃我們店的奶粉大的」。

分店全選址港鐵商場 冀做足一甲子  

陳政利指,街坊生意佔營業額至少七成,故連開3間分店都選址港鐵商場,包括青衣城、奧海城和九龍站,「一來信任港鐵商場帶來穩定人流,另一方面也想服務大眾,故不選在邊境口岸或旅遊區開店」。他指,最難忘與街坊和員工一起走過沙士、新冠疫情,「2020年的農曆新年的年初四,有大批客人排隊買口罩,原有數十箱存貨一人一盒賣晒,要急忙同批發商拿貨,最重要是街坊個個都保持得健康」。

他提及,因經濟周期轉勢,零售業面對挑戰,近三年生意「赤字」。但他仍然樂天面對,「市民看重藥材、藥物品質,很少會北上買藥,且只要做好自己又得到街坊支持,不止45年,我希望做到半世紀,甚至是一個甲子」。

記者:趙克平

相關新聞:德福廣場45周年 開創「商機與人情味」兼備先河 周五特覽AI重現80年代迷人秘景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