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中央氣象台公布「今年以來全國累計降雨排名」,向來是「潮濕重災區」香港將軍澳區,以驚人的2,397毫米累計降雨量,位列全國所有站點之首。天文台今日(21日)發表題為「香港雨季的中場回顧」的天氣隨筆,指截至8月20日,尖沙咀天文台總部今年的累積雨量已達1974.7毫米,較正常值高約20%。
天文台:將軍澳錄得2503毫米累積雨量
天文台指,本港各區今年(截至8月20日)的累積雨量分佈差別頗大,屯門及元朗區錄得少於1400毫米,而大帽山、大老山附近及香港東南部(包括九龍東、將軍澳及港島東)則超過2200毫米。其中將軍澳錄得2503.0毫米累積雨量,而慈雲山、大老山及大帽山更分別錄得2608.0、2563.0及2517.5毫米累積雨量。
解釋指主因是與7、8連場暴雨分佈有關
天文台解釋,暴雨發展有很大隨機性,雖然有時本港普遍地區出現暴雨,但不同地區的雨量亦可以差異很大,所以本港各區每年的雨量亦有明顯差異。今年九龍東及將軍澳區雨量明顯較多,相信主因是與7月尾至8月中連場暴雨的分佈有關。而慈雲山、大老山及大帽山附近地區因地勢較高,氣候上雨量一般較香港其他地方高。
相關新聞:將軍澳雨量「全國冠軍」 梁榮武拆解「點解咁唔好彩」 推介天文台APP一項有用功能






8.4暴雨將軍澳日雨量174毫米 較總部高1.4倍
當中7月29日、8月2日、8月4日、8月5日及8月18日較大雨的區域大多位於香港東南部(包括九龍東、將軍澳及港島東)。在這幾場暴雨事件中,將軍澳的雨量均較尖沙咀天文台總部多約50至100毫米。以8月4日的暴雨為例,根據天文台初步分析,香港以東當時出現低空急流,配合背景的活躍西南季候風,有利強降雨區的發展。當日將軍澳的日雨量為174毫米,而天文台總部則為72.2毫米,日雨量差異達101.8毫米,即相差1.4倍。
天文台再以將軍澳和天文台的年雨量為例,1992年至2024年期間,有些年份將軍澳的總雨量較天文台高,有些年份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