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退榜無損大學排名榜效力

( 本報訊)從耶魯大學法學院去年11月帶頭退榜開始,美國數十所法學院和醫學院誓言不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 World Report,下文簡稱《美國新聞》)的大學排名合作,其中不乏美國最頂尖的名校。大學行政人員抱怨說,該排名的評級方式存在缺陷,就像學校可以像床墊或微波爐一樣被打分和排序一樣。批評者甚至希望這些大學的本科課程也會退榜。然而,儘管私下裡對《美國新聞》抱怨由來已久,大多數學校明顯沒有實際行動。耶魯、哈佛等幾十所大學繼續為該期刊的年度本科生排名提交數據,2024年的排名已於上月底發布。

《美國新聞》執行主席格特勒(Eric J. Gertler)說:排名事宜「一直很穩定,這是好事」。

《紐約時報》報道,就目前而言,反叛只是到此為止,這凸顯了排名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影響,甚至對美國名校也是如此。排名仍然是學校接觸和吸引潛在申請者的便捷途徑。排名的影響範圍還不止於潛在的學生,因為引以為榮的校友和捐贈者也會追蹤排名。

排名影響收生和捐款

大學管理層也會考慮到退榜的下場:俄勒岡州私立文科大學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在1995年決定停止與排名合作後,排名一落千丈,從第二梯隊降到了第四梯隊。

由於《美國新聞》矢言即使學校退出排名,也要對其進行排名,給人一種退榜也是徒勞的感覺。校方通常會認為,最簡單、最明確的途徑就是遵守排名,無論他們多麼不情願。

「我認為他們擔心的是,如果退出會對它們造成傷害」,杜蘭大學(Tulane)前校長考恩(Scott Cowen)坦言「他們願意留下來,是因為它們不動搖,而如果他們退出,除非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優秀院校,否則人們會說,『你退出是因為你排名不高』。」

在至少有一個專業學院退榜的大學中,很少有學校願意解釋它們為何繼續忠於本科生排名。《紐時》聯繫了二十多所學校,包括杜克大學、哈佛大學、賓州州大、史丹福大學、耶魯大學和洛杉磯加大,但大多數學校都沒有回應或拒絕發表評論。

願意公開發表意見的大學代表表示,排名對於在混亂的高等教育市場中吸引眼球仍然至關重要,因為全美有2500多所4年制本科院校可供選擇,而美國律師協會批准的法學院只有不到200所。位於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校長馬丁(Andrew D. Martin)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了讓未來的學生了解相關信息。」此外,鑒於《美國新聞》堅持對任何學校進行排名,「我甚至不確定退榜是否真的有意義」。

如果零星一兩所大學退出更是如此。大學行政人員認為,要想顛覆《美國新聞》的勢力,就必須有一大批學校,尤其是那些排名靠前的學校反抗。

標準改變 不夠透明

科羅拉多學院去年在文理學院中並列第27位,隨後宣布將停止為《美國新聞》提供數據。校長理查德森(L. Song Richard)說,「我曾確信會有更多的學校加入我們的行列,但沒有發生,我對此感到失望」。

去年排名公布後退榜學校中,哥倫比亞大學是排名最高的,這是在該校提交了誤導性數據導致排名從第2位下降到第18位之後作出的決定。

理查德森說,排名在高等教育中「根深蒂固」,許多大學幾乎無法想象不參與排名的後果,尤其是當他們面臨人口結構變化和入學率下降的壓力時。對於缺乏知名度的學校來說,排名可以成為學校最有力的營銷工具之一。據格特勒說,《美國新聞》的教育報道每年吸引了超過1億的在線訪問者。

《美國新聞》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評估本科生課程和專業學校,不同的排名會有不同的不滿。

《美國新聞》在今年最新排名榜出爐前表示,其本科生排名的整體方法已經進行了「比往年更大的修改」,包括改變一些因素的權重,「更加強調社會流動性和大學畢業生的走向」,以及剔除5個因素,包括校友捐贈率和本科生班級規模。但《美國新聞》未公開詳細說明大部分變化。

據與大學合作的咨詢公司Art & Science Group稱,最近有調查發現,近五分之三的即將進入大學的高中生在某種程度上「考慮」過排名,但超過半數的人認為大學過於看重排名。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