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主計長狄納帕尼(Thomas DiNapoli)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與3年前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相比,幾乎所有紐約市地鐵站也錄得乘客數量跌幅。
據《紐約郵報》報道,自2019年以來,在全市425個地鐵站中,只有31個的客流量持平或有所增加。換句話說,有超過九成地鐵站的客量減少。
受影響最嚴重的車站是布碌崙L車的Canarsie-Rockaway車站,上個月的客流量僅及2019年的14.6%。其次是皇后區Broad Channel車站的A車和S車,只及疫前的20.6%;而華爾街的4號車和5號車亦只有40.6%。
從哈林乘地鐵通勤華爾街上班的66歲羅賓遜說,「在金融區,很多辦公室大樓仍沒有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大家也似乎意識到既然已經在家工作了兩年半,為甚麼現在需要花錢來回哈林、康州或長島上班?」
儘管亞當斯市長和政商界也聲稱「紐約市回歸」,但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來,紐約市地鐵使用率一直在下降。根據大都會捷運局(MTA)數據,於25日的地鐵乘客人數為350萬2207人,僅及疫情前的62.3%。
在31個客流量持平或增加的地鐵站,部分人流改善的原因,只是2019年正進行維修而令服務減少,並非真正的客量上升,當中包括皇后區Astoria大道車站的N車、Q車及W車,上個月該站的客流量增長了274.5%。然而,增長主要歸因於該車站於2019年大部分時間因大型建設項目而關閉。
其他表現有所改善的車站包括5號車布朗士的Gun Hill路站,客量增加269.8%,以及曼哈頓1號車、A車和C車的168街-華盛頓高地車站增加202.6%。
州副主計長傑恩(Rahul Jain)表示,大多數客量增加的車站,都是受到餐飲、零售和酒店等某些行業持續復甦的推動,「尤其是居住在外區和曼哈頓上城的這些行業,工人非常依賴公交」。此外,低收入社區使用地鐵的居民通常比富裕社區更多,原因是富裕社區居民更大機會受僱於允許遙距工作的行業,例如金融業。
但是,每天乘A車到曼哈頓190街車站上班的遠洛克威居民哈金斯指出,犯罪是地鐵客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實十分簡單,人們已經對地鐵系統失去了信心,因為犯罪頻發而停止使用,一切只是出於安全考慮。」
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