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籠包的我所想

(陸志聰)

  「坐著似口鐘,夾起像燈籠」。

  這是小籠包的黃金標準,既是黃金標準,食客有機會遇到時那種滿足,不言而喻,在記憶中過往的十多年只曾遇上三數次,而我認為最好吃的小籠包是新鴻基中心「海都」,二十多年前的初次邂逅,那種驚為天人的感覺,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很可惜餐廳其後面目全非,最終結業收場。

  昨天選擇《上海街奇遇記》為標題,便是因為在那家餐廳吃了數隻稱心滿意的小籠包,是久違了的感覺。

  小籠包應該有多少襉?這是一個經常談論的問題,我當然沒有資格釐定標準,但我認為需要了解小籠包的襉的背後意義,是外貌還是帶有功能性?前者應有些少重要性,始終這是「色香味」的「色」,但我大膽地說這肯定不是主要考量。

  襉的目的是「收口」,不然又怎樣把平面變立體,成為「站得起來」及可以把肉餡和肉汁封存的小籠包?所以襉的數目應以「收口」的有效性來決定,數目太少不能「收口」成包,勉強只會在蒸的過程出現瓦解,或在食客從蒸籠把小籠包拿取出來時倒塌。

  襉的數目愈大,手工的難度愈高,但不一定是愈多愈好,過多數量的襉反而是多餘的麵糰,口感不夠嫩滑還可以接受,間中遇到麵糰的「收口位」過厚而不熟透,更是反高潮。

  我沒有刻意點算襉的數目的習慣,更不知道「海都」的小籠包有多少襉,有說標準是十四至二十一,更有「鼎泰豐」的「黃金十八摺」;在尊重追求標準的大前提下,我認為不需要刻意強求某一個數目,我們吃的不是襉的數目,而是一隻一隻令自己稱心的小籠包,點心師傅製作的亦不是襉的數目,而是一隻一隻令客人滿意的小籠包。

  有標準絕對是美事,但過分倚賴或聚焦製作標準,容易令人忽略初心和靈魂,小如一隻小籠包如是,大如上市公司的「ESG」要求或醫院認證亦如是,這是我時刻提醒自己的角度。

  回頭再點題上海街,我邂逅的小籠包有多少襉?那家餐廳的性價比高嗎?下回分解。

Uncategoriz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