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大逾150教職員聯署信 促司法部長停「中國行動」

超過150名賓州大學教職員聯署,向司法部長加蘭發公開信,批評司法部的「中國行動」計劃無理針對華裔研究員,阻礙外地人才來美工作,要求將計劃撤回。 賓夕法尼亞大學圖片

賓夕法尼亞大學超過150名教職員聯署去信司法部長加蘭(Merrick Garland),批評部門的「中國行動」(China Initiative)無理針對華裔科研人員,不但構成種族歧視,也損害美國本土科技發展,阻礙外地人才來美,要求政府終止計劃。

《賓州人日報》(The Daily Pennsylvanian)報道,率先發起行動的6名賓大教職員,分別來自藝術與科學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以及醫學院。他們表示,為了支持民主黨籍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檢討「中國行動」的倡議,因此動員同僚聲援,公開信將在本月底送交司法部,至今已收集168個簽名,大部分聯署人來自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TEM)領域,也包括政治等人文學科的學者。

參與簽名的學者批評,「中國行動」存在嚴重錯誤,往往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輕率調查具有中國背景的研究員,多數案件只涉及種族原因,涉案人並沒有威脅國家安全。參與發起聯署的經濟學教授方漢明(Hanming Fang,音譯)表示,「中國行動」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某個國家及其族群,有違司法部一貫傳統。電腦及資訊科學教授羅建汶(Boon Thau Loo,音譯)也說,司法部現在以中國為目標,將來可針對其他國家,甚至學生日後求職時也會遇到差別對待。

聯署信繼而表示,不少華裔科學家只是無法交代海外聘任或者資金來源,就遭到政府調查,當事人並沒有從事間諜或知識產權盜竊行為,司法部的行動不但影響當事人所在的院校,也令校內其他研究人員膽寒。

方漢明以麻省理工(MIT)的華裔教授陳剛(Gang Chen)為例,表示案件令很多中國和華裔學者人人自危,然而陳剛只是檢視海外資助或為學生寫推薦信,純粹因為這些日常工作而遭到指控。該案件最終以控方撤控告終。

信件亦提到,「中國行動」限制科學和研究發展,為在美的華裔學者營造了不利環境。同樣參與發起聯署的物理及天文學教授劉若微(Andrea Liu)表示,冷戰時期美蘇對峙,導致「麥卡錫主義」橫行,現在美中關係如同當年,但事實上發展科技才有利於美國進步。

美國